二
也不记得第一次回到家乡村子的情形了,那是一个在桂东南僻远的村子。县里及镇里有绿皮火车通过(黎塘-湛江),但总体来说还是很落后的。从镇上到村里,有一条绵延起伏的公路,交通工具也是有限的。记忆中的那条公路是穿过很多很多山丘,很长很长,一路人家不甚多。
镇上附近有一个较有名的私人山庄——谢鲁山庄。据说那是民国时期,一个叫吕芋农(吕春琯)的小军阀所建。后来,解放了,传说,这位司令被枪毙了,也有说到跑台湾了,我一直也没有求证过这件事,就当一个谜吧!那个山庄,我从来也没有去过,只是在父母合照的相片看到过,后来在县志及影视上也不时看到过,总之,小有名气。县上以盛产一种“黑猪”著称,猪脚产业有些声名。镇上较出名的土特产是酱油,黑乎乎的,闻起来很香吧!由于自小不是个“吃货”,没太留意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至于玉林市,千年来叫“郁林”,应该是汉晋时“郁林郡”演变而来,因为繁体字“郁”字笔画实在繁多,且“郁”字有忧郁的意思。解放后,在简化地名时,周恩来总理,提议把“郁林”改为“玉林”。就这样,千年郁林没了,平心而论,改的不妥,又不生产玉石,且“郁林”二字有林木郁郁葱葱之美意,与此处地貌正吻合,有云开大山和六万大山绵亘境内。
玉林有几个县是比较有名的,如容县。那位曾经“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盛唐妃子,据说就是这里人,她爱吃荔枝就不足为奇了。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自然是写的好,让人动容,但对于这位“同乡”,我还是颇有微词的。写到这里就不多说了,否则笔墨官司打不完。

还有博白,那里也有一位盛名女子,是西晋时的绿珠。据说是石崇到交趾做官时,路过此地,用一斛珠买下的,起名“绿珠”。她的命运,随着石崇同沉共浮。石崇明为官,暗为盗,聚敛了富可敌国的财物,在“斗富”运动中,把国舅王恺都比下去了,好不得意。石崇生性骄奢淫逸暴,又卷入权贵斗争中,下场可想而知!后来,当权者逼索绿珠,绿珠从高楼一跃而下,落红染地,“殉”了石崇。记得杜牧有“落花犹似坠楼人”诗句提及到的。
众口传说中叫“鬼门关”的地方,就在北流境内。历史上,被贬谪到交趾的官人和流放的犯人,乘船路经这叫“桂门关”的地方,也许是地貌确有峥嵘之处,或者迁客骚人们触景伤情,于是就变成“鬼门关”了。千年历史中,这一带为蛮荒之地,人文自然不如中原或江南那样繁盛,但也有独特之处。
似乎有些题外话的感觉了,然联想到此,不吐不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