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的女儿,回家过年吧
不到20天就过年了。
最近上班都是在网购,买点糖果,买些饼干,再买几盒巧克力等,过年嘛,这些是少不了的,能增添喜庆气氛,能让孩子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忙碌了一年,就是想过年的时候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有孩子的吵闹、老人的唠叨,还有菜刀砍砧板的声音,还要有点鞭炮烟花的火药味,在我心中,才算是有年味。
夜阑人静的时候,不禁让我想起了去年,年初二。
我老家有个习俗:年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从我懂事的时候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去年年初二,清晨8点不到,电话响了,是邻居打来的,他说,过来打谷场,大家商量下元宵节怎么搞。我说好。在老家的日子,这个时间点是起床了的,因为农村不像城市,他们很早就睡觉了,一般清晨6点就起床了。
我带了2包烟,步行不到5分钟就到了打谷场,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坐着,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我基本是最迟的一个了。
一位发小,见到我来了,就和我打招呼,搬张凳子给我坐,我拿出一包烟,一个个分给他们。
寒暄过后,就有一位村民对我说:“阿林,今日最爽就是你了,不用探外家!”,他知道我爱人是江门的,每年的年初二都不去岳父母家,一是因为路途太远了,二是也不必兜圈,因为我的工作地点在深圳,从老家到深圳的路必须经过江门,提早1-2天从老家出发,到江门逗留1-2天,一来是中途休息,不至于太劳累,二来去看望岳父母的,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年初二就不必跑一趟了。
01【素娥】
他刚刚说完,村口就来了一辆摩托车,是素娥和她老公、孩子。
我看到摩托车是70C的嘉陵牌,很旧了,在爬村口的坡时,发出很大的声音,能感觉到动力非常不足,挡泥板也生锈腐蚀烂掉了,包链条的铁壳也不见了,链条露在外面。摩托车上挂着2只鹅,头朝下,感觉已经没有多少力气挣扎了。
只见素娥黑黑瘦瘦,鞋子也很旧,衣服还是去年来的时候穿的那件,估计这件衣服也只有来娘家的时候穿那么几回吧。
她老公也是黑黑瘦瘦,胡子也不刮,还穿着高高的水鞋,衣服土蓝色的,还是70年代四个大袋的那种。
我知道他们有一儿一女,他们只带了儿子过来,可能是一辆摩托车坐不下4个人吧,他们的孩子坐在摩托车的中间,穿着校服,回力鞋。
素娥见到我们,和我们打招呼,但是,车没有停,很快就从身边驶过,摩托车的排气筒留下一团烟雾,还带了点汽油味。
他们走远了,就有人说话了:“我们村,来的最早就是素娥了,每年都是她最早!一般都是不到8点肯定到了!”
也有人接话:“素娥啊,是经常来看他父亲的,经常载米来,买猪肉来,捉鸡鸭鹅来,总之,家里有的都给她父亲一点,还给不少钱他用。她嫁的家庭也不好,两夫妻在工地做建筑,扛水泥,弯钢筋,日晒雨淋,收入不高,还有2个孩子读书,生活也困难,但是,再困难,她都孝敬父母,很难得!”
说起素娥啊,她家里条件是非常不好,父亲年轻的时候参加了建设本县一大型水库的队伍,那时候建这个水库,基本都是用人力的,用锄头锄的、簸箕挑出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还吃不饱,所以她父亲严重驼背,是挑水库挑到驼背的,我真的不敢想象这种劳动!这种精神!向他们致敬!
水库是完工了,他也回到了家乡,人已经是中年了,中年就驼背了,要娶老婆,那个年代女人特别少,娶个老婆不容易,何况他还驼背?娶老婆这种美事,肯定是没希望的了。
后来,他捡了一个神经有问题的、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女人做老婆,万幸的是可以生育,就生了素娥,辛辛苦苦把她带大,抚养成人,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起码健健康康。
02【彩莲】
我和乡亲们愉快聊着天,发现我乡音一点都没改,还是地地道道的家乡话,好像大城市的语言与我格格不入,又或者是我回到家乡了,一定要用家乡话和他们唠叨。
聊着聊着就差不多到中午了,当我们准备散场,回家吃饭了,一辆奔驰车驶进了村口,远远就能看到。就有一人说话了,“肯定是彩莲来了,每年都是这个小汽车。”,可能这位老人不知道是奔驰吧,在他眼里一切的轿车,他都叫“小汽车”。
我看车窗的玻璃没有摇下来,还有点距离,车里肯定听不到我们说话,便和他开玩笑说:“四爹,你知道她的车要多少钱吗?”哈哈,我有点得意,猜想他一定不知道。
谁知他说:“多少钱都没用,值100万都没用!她老公可能就年初二和她睡一晚,平时啊,我估计是没有一天回家的!!!”
天啊!容不得我思考,就有人接话了:
“是啊,彩莲是有钱,在地级市有几套房,还有一栋楼,有砖厂,有酒楼,有超市等,可惜,她老公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个女人,有多少个孩子,起码有3个老婆,她是原配,所以她老公今天就来这。”
她车驶过我们身边,也只有彩莲在后座摇下玻璃和我们打招呼,她老公是没有摇下玻璃的。
我看到彩莲虽然只有40来岁,但是面色枯燥,有乌云,无光泽,还有点黄雀斑,显得很忧愁,面上虽然有笑容,但是显得很勉强,完全不像富贵人家珠圆肉润、珠光宝气那种。
也许吧,夫妻感情不和,老公不回家,那么大屋子只有她和孩子住,再大的床也只有她一个人睡觉,离婚吧,不怎么可能,也离不了,婚外情吧,除非你手多,多出来一个被砍,因为老公强势,敢说半个离字,都不知道怎么把你弄残废,弄死。在这种小城市,法律有时候是一文不值的,更不要说什么人权不人权,唯有认命吧,生活还是要过的。
03【诗晴】
彩莲的车走了,我们也基本散场了,大部分村民陆陆续续地走了。还有人和我聊点私事,所以我还在倾听。
这个时候,我留意远处屋檐下站了很久的六婆,眼睛一直望着村口,心里像是牵挂着什么似的,我走过去,叫她过来坐一下,因为她站的时间不短了,毕竟是70多岁将近80岁的老人了。
她说好,我说扶您过去,她说不用,有手杖呢,身体还硬朗。
这个时候打谷场只有3-5个人,大部分都走了,她坐下来后,就有人说了:“六婆啊,你诗晴很久没有回来看您了哦,都没见她回过。”农村的人说话就是直来直往的,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他说的诗晴,是六婆的孙女,比我小2岁吧,是六婆一手一脚把她带大的,在农村啊,老人带孩子很正常的,因为孩子的父母基本都要劳动,孩子一般都是交给老人带的。
但是,他们家有点不一样,因为这个诗晴自小就体弱多病,感冒发烧就不说了,还得过肾炎、结石什么的,总之小时候基本都是在生病中渡过的,每次她病重,睡在床上一动不动,呼吸的力量都没有了,她父母曾经几次都想放弃了,一来农村人没有那么多钱医治,二来那时候的农村孩子没有那么宝贵,特别是女孩。
是六婆坚持不能放弃,硬是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可想而知,六婆在她身上花了多少的心血啊,越是难料理的孩子,可能感情越是深厚吧,六婆一直是把诗晴当作心头肉的,非常爱她,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她吃,我有时候都羡慕诗晴。
诗晴渐渐长大了,到了成年,她居然少了很多病痛了,可能是上天怜悯吧,还长得白白净净,亭亭玉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苗条的身材,确实很漂亮,很讨人喜欢。
她读完初中就不读书了,听说跟同村的一个女人去了上海打工,再后来,我基本没有见过她了。
大概在10年前,我毕业了,一次回家听父母说,她现在可好啦,嫁了一位上海的本地人,定居在上海了,那个上海人很有钱,衣食无忧。
大概在2013年左右,突然有一天她加了我QQ,毕竟我们幼年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我一般是放牛,她一般是割草,我们在一起聊天,她割的草她挑不回家,我帮她挑,她帮我赶牛,两小无猜的感情是很好的。
随便聊了一会,我记得她说在上海,我再打开她的QQ空间,有2个孩子了,还有她老公的合影,屋子富丽堂皇,旋转的楼梯都是玉白石的,车子都是很高级的,生活应该是很富裕,很幸福的那种。
再后来就不怎么聊了,后来出现了微信,也不知道她电话,一直都没有加微信。
六婆说,“是啊,她很多年没有回来了,偶尔在夏天的时候回来一次,回来一次要在广州下飞机,还要坐长途车,她说要足足一天才能回到,我也叫她不用回了。”
她说完,我看出她眼睛泛起了一丝丝的红线......
其实啊,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回来?嘴上说说而已,心里都不知道多想孩子过年的时候回来啊,逢年过节,亲人没有团聚,是一大憾事。她刚才站在屋檐下那么久,心里一定是在等她,盼望她的影子,盼望她的声音……
都将近80岁的老人了,不图你的钱财,不图你的物质,就是想见见自己一手一脚带大的孙女,却那么难……
我再安慰她说,“诗晴现在过的很好,老公很爱她,孩子健健康康,你就放心吧,您要保重身体,活到100岁!”
这个时候,人们都走了,就剩下我和六婆,太阳已经很大了,晒的有点不舒服,她起来要回家,我便和她一起并排走着。
我突然想起了,我手机有她QQ,我便打开诗晴的空间,但是,她好像很多年没有更新空间了,我还是找到了她以前的照片、她孩子的照片,给六婆看,她站在小路旁,慢慢地看,看了一张又一张……
我等她,没事。
她看了很久,说,“她孩子大了,他前几年回来的时候,带了她孩子的照片回给我看,比你这个照片大很多了,但是很遗憾,我一直没有看过她的孩子,她一直没有带回来……”
我一阵阵心酸,也许吧,上海那么远,坐飞机,舟车劳累,孩子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带回来,又或者她老公不让吧。但是,我们年轻人,哪懂老人的心啊,一直没有带孩子回来,老人没有见过一眼,都将近80岁了,多少都是有遗憾的……
她看完了,依依不舍把手机给我,然后在衣服里面的衣兜里慢慢掏出一张泛黄的纸,小心翼翼递给我,说:“这是诗晴给我写的电话,你能不能帮我打给她?”
我当然说好,我接过她的纸条,见上面只有一串数字,有几个还有点模糊了,但不影响辨认,圆形的水滴痕迹很清晰,我想是六婆思念她,流下来的眼泪吧,此时此刻,我真的觉得眼前的六婆太可怜了,当时过年的热闹气氛没有让我眼睛湿润,此时我回想起来,我眼睛又湿润了……
我拔了那串号码,万幸的是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我就知道可以打通,心里一阵狂喜,响了几声之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你好”,我说:“你是诗晴吗?”,万幸的是,她说是的,问我是谁,我便和她说明了来意,也不多说了,赶紧把电话给了六婆……
她们在电话里唠叨家常,互相问候,她还叫孩子来和六婆说话,可能是语言不同吧,六婆听的多,很开心,虽然说话不算太清晰了,不算太多,只见她紧紧抓住手机,很害怕掉了,很害怕失去了……
她们大概说了半个小时左右,我这时候离开她大概有10多米的距离,六婆叫我了,说,讲完电话了,多谢我。
我说,不用多谢,就在此时,六婆在衣兜里掏出手绢,拭去眼角的泪水,拭了左边的,又拭右边的,再重复拭了2次,才慢慢放回衣兜里……
情到浓时,她也顾不得我这个邻居了……
就这样,我们走到分叉路口,她还说多谢……
我在转身的那一刻,我眼睛也模糊了……
有时候啊,无论我们在外面赚了多少钱,有多风光,还是要回家过年的,那是老人的心愿啊,他们不图我们什么,就是想我们回家团圆,吃一顿团圆饭,见见孩子,唠唠家常,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些都不能给到老人,我们有何颜面活着,心,能安乐吗,还说什么孝顺?回家过年就是最好的孝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