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单位人事变动,微妙的变动似乎也暗藏机会。于是单位的一位老同志和我聊起职业生涯的话题。老同志带着看似关心询问我有没有机会。
当我回答不知道后,他话锋一转,说如果短期内没有机会,劝尽早转行。理由是,趁着年轻还可以跳槽。即便是事业单位暂时的工资收入比我目前低,但是退休后肯定是高保障。
类似的话两年前和我说,我就是整个人不舒服了。觉得自己低价值感,没前途了,提拔希望渺茫。可是,两年后我听着,心中虽然还是感受到了焦虑,但是我觉察到了这些信息中传递的更多是对方过往经历的负能量。我可以识别自己和别人所焦虑、担忧的内容,不再轻易掉入他人的情绪和剧本。
在体制内,提拔晋升,受年龄限制的案例比比皆是。35岁、38岁是不可逾越的红杠杠。
在一个人的青春盛年,在体制内,因为几个文件,就被判了终身。其实你是可以有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
除了年龄之外,在体制内,有没有机会特别重要。像我自己,入职9年,眼睁睁看着两次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其中的各种一度对我打击很大。
9年的时间,对一个女人而言何其之长,一生之中又会有几个九年。9年里,我付出得不必任何人少,回报却并不匹配。看着其他人都有了更好的出路或归属,而我一直在原地踏步。
如果是安安心心,安住与当下的状态,也还尚可。痛苦的是,你有几分才华,人人还想为其所用。于是,给你希望,又让你失望以至绝望。
所以这一路走来,想要踏上一步,打通从执行者进入领导者的通道何其艰辛。
02
在生完儿子后,我发现自己对亲子教育充满热情。一路自我摸索,最后结缘心泉成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成长,期间曾一度妄想有朝一日能拥有自己的亲子会所,把科学育儿惠及身边更多的人。
但是自从上海线下课回来后,我突然感觉通往成功的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雁行和风铎老师一路走来创办的合一父母课程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前前后后走了那么多年,我一个人有多少能力、时间和金钱,要走多少才能到他们的高度。
这段时间也看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障碍是什么?就拿眼前摆在我面前的困难是:
1、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疗愈和成长。从育儿到育己,再踏入自我疗愈的阶段,发现作为父母的自己心镜积着厚厚的灰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擦拭干净,才可以时刻中正的与孩子互动、联结。这个自我修复阶段就让我感觉道路何其漫长,似乎没有尽头。
2、从知道到做到的路是有多漫长。头脑层面懂了,但是具体怎么做,还是一头雾水。回来之后,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把所学的内容用起来了。原来是循序渐进地学习合一父母线上课,然后加以分享。可是现在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做练习,觉得困难重重。原来的节凑被打破,新的节凑不知道如何建立。
3、金钱和时间的限制,想改变,但无形之中压力感、无力感。决心和毅力还不够足够大,知道得多,进步慢。想得多,做的少,自我攻击、自我批评还是很多。
03
于是,我发现职场的围墙内外,突破自我,通往成功的路都委实不易。
需要时间积累,需要技能积累,需要不忘初心,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机会降临。
一条路走不通,如果是因为修炼不到位,换条路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最后指向的都是一个终极课题,如果你这里及格了,到哪里也会轻松过关。
可是最近的我,心里不知为什么,就是莫名的焦急。看着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画上句号,对自己立下的目标迟迟无法达到。让我真的觉得下个五年,十年我不想如此浪费时间。但是我除了老本行,还能做什么呢?
04
人与人拉开差距的根源在时间管理上,别人在玩的时间你在学习提升,日积月累你就可以量变到质变。
此生值得我去做的极致,花时间去做的是什么事?这个课题太大,穷尽一生要寻找的答案。
眼下该怎么办,去做,去行动,不要纠结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做就是了,行动就是了,行动会帮我找到答案。
大不了就是打回现在的原型。
我想要行动起来,不管围墙内外,我都希望自己每天都是充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