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嵩山是一个非常临时的决定。
周一直到晚上10点,我也没想好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准备和我朋友侃完大山后,就去和周公约会。在聊天的过程中,他无意中说到之前他去少林寺的经历,从郑州过去2个小时车程。我心里不自觉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这么近的话,我就可以把我爬五岳的小目标再往前推一推了。
立马翻身起来搜索关于嵩山的天气和攻略,周二起了个大早,登上了前往嵩山的大巴。
当天雾气特别重,路面能见度很低。半路朋友给我发微信调侃我,这么大的雾你过去别找不到山了。所幸我到嵩山脚下的时候,当地天气还挺好。之后爬山遇到的两个人更让我觉得这次嵩山来的值!
在爬山的路上,我遇到了两位从北京过来的叔叔,之所以称他们是叔叔,不是因为年轻,其实他们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是因为他们不光体力不错,精神劲头也不输年轻人。我们一路爬,一路聊。两位叔叔特别健谈,在路上一直在给我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以及对于我这个年轻人的建议。回去之后仔细回想他们的话,受益匪浅,所以也整理出来分享给你们。
锻炼身体
据两位叔叔说,他们年轻的时候在房山插队,每天都要干一些繁重的农活,也因为当时打下的底子,现在他们身体才特别硬朗。他们到现在也都一直保持着锻炼的习惯,是北京一家健身房的常客。所以他们退休之后,还有好的身体能到全国各地去转。
调节压力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很大,一定要懂得调节。像他们年轻时候释放压力的方式就是踢球,骑车,出一身臭汗,睡一觉,第二天该干嘛干嘛,跟没事人似的。最怕压力大的时候喝闷酒,待在一个地方不动,越待越过不去。他们说的这些也印证了我之前的一些想法,心里更踏实了。
拓宽眼界
他们建议我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到大城市去,拓宽自己的眼界。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也就有了阅历,有阅历的人和没阅历的人做事的力道会不一样。另外见得多了,就有了谈资,跟谁也能聊一聊。其中一位叔叔建议我把三山五岳、四大石窟、佛教四大名山都凑个完整版的,正发愁下面不知道去哪,一下就有了方向。
原本我上下山差不多4个小时,聊着聊着6个小时就过去了。因为要赶车,所以下山下到一半的时候就提前分开了。遗憾的是没能好好谢谢两位叔叔,对我也这么认可,分享了这么多他们的智慧。
或许还能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