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饭时听到隔壁桌两位女生评论她们的一个同事,甚是有趣,也颇有同感。
女生A:“我今天实在受不了那个新同事,他感冒我们都理解,但是没必要每次都弄出那么大的声响,就连坐下也要弄到椅子很响。”
女生B:“他就是故意要弄出响声刷存在感呗”。
A:“他总发出那么大的声音我真受不了。我说了他还不听,还表示不满。”
B:“这就没办法了,只能耐心教育他。不过他还真的好奇怪,觉得空调冷的时候老是拿Frank的衣服穿,自己又不带衣服回来,你要说说他。”
A:“是啊,这样太脏了吧?老是穿别人的衣服?多不好啊。发现他小地方总是不注意。他刚来也不先询问同事,见到同事放在台面上的纸巾就狂抽来用,他也问都没问就用我的。”
B:“那要告诉纸巾是私人物品,没有问过不能随便拿别人的来用,要好好教育他。”
A:“可是这些不是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吗?他长这么大是怎么过的?大学里也这样吗?这不是小时候家里就教育好的吗?不应该出来工作才教吧?”
两位美女无奈吐槽言语可爱,我忍俊不住,但也颇有同感。且不说这位女生嘴里的男生能力如何、工作表现怎样,单从这些行为表现来看就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试想大学毕业出来职场工作,还让别人有种想让他恢复出厂设置、回炉再造的冲动,除非他从事不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否则能力再强,其职业发展是很受限的。
平常我们身边也存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举个例子:办公室里桶装水喝完喝完总不会主动去换(尤其是某些男生,见到没水掉头就走,真的很没风度);开关门时,见到前面的人为她拉门,就那样施施然走过,一句道谢都没有;有更甚的,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不论去到哪个洗手间,永远有人″脏马桶的坐厕板,恶心到你怀疑是不是倒退到原始社会。
记得一个巴西风铃木花开的季节,见到有几个8、9岁小孩一起拽着一颗风铃木拼命摇,摇到所有的花都掉落,细小的枝桠都快断了。我忍不住说“这些小孩真没教养。”我同事听到了,不同意我的看法,说:不能说他们没家教,这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讨论这个似乎有些跑偏了。
我记得从小爸妈就很严格管教我们三兄妹。比如吃饭要端起碗、不趴台、不挑食、不飞象过河;见到人要礼貌地打招呼;注意自己言行,要有社会公德;主动帮助别人……这些一直是爸妈教给我们的,似乎与学校关系不大。在爸妈教育下,这些东西已在内心深种成为你的一部分,你的教养、气质是怎样就怎样,装是装不出来的。
有本书名为《细节决定成败》。不要让毫不起眼的细节毁了你。如果一出职场就被你打回去“恢复出厂设置”,那你注定要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