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袁式生活

袁式生活

作者: 院长_哇呜小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0:46 被阅读240次

    前一段时间,袁枚的一首小诗——《苔》刷屏朋友圈: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诗清励,令人不觉对他青眼有加。

    随园全貌

    袁枚,浙江钱塘县人氏,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自小天赋极高,又爱书如命,别人家的孩子七八岁还在骑竹马、玩陀螺,他就已经能熟读《四书》、倒背《五经》,12岁考上了秀才,20出头更是连中举人和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不过做了庶吉士后,命运轨迹却开始偏转。或许是因为对满文生厌,又或是自恃才高,在三年学习满文的庶常馆生涯里,袁枚恁是没有把持住自己,跟着同学风花雪月一番,到了散馆考试,竟然满文翻译考试不及格,失去留任京官的资格,外放地方任县令。在7年的地方县令生涯里,袁枚倒是颇有政声,但正如他诗中所云:“书衔笔惯字难小,学跪膝忙时有声”,天性自由、随性放达的袁枚确实不适合于官场,趁着为父守孝之机,彻底急流勇退,开始了长达近50年的民间达人生涯。

    袁枚辞官后做第一件事,便是修葺随园。随园是他在江宁县令任上花300两银子购得的。至于袁枚为什么有钱购园修园,陈存仁在他的《业外杂谭录》中认为肯定来源于任上搜刮的民脂民膏,但王志英所著《文采风流袁枚传》中,则认为是袁枚通过“售文”而得的大量润笔费,我觉得后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毕竟袁枚文声远播,而“售文”就是为有钱人家写点家谱传记、墓志铭、修改文章等,这对于袁枚来说信手拈来,润笔所得颇丰,甚至一篇墓志铭可得润笔费万金(这应是他晚年名气更大了以后的事,早期估计并无如此之高的润笔),也正是如此,让袁枚看到了生财之道,辞官才有了底气。同时,袁枚也可能受到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美食家李渔的启迪,有把“售文”这种被动运行模式上升到“出版发行”这样的主动运行模式。王澍在《造房子》一书中评论到:非文人雅士不可造园;又认为养园之难甚于造园。袁枚可谓真名士,随园经他三年修建,遂成江南盛景,养园期间随园又经二次改造,前后历经20年,随园的修造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袁枚天才般的商业运营能力,在随园初创时期就初现端倪,他使出商业运营的第一招:拆掉随园的围墙。因为拆了围墙,游人可随意进出参观游览,而袁枚又常邀请文人雅士宴集,或赏花,或观灯,饮酒赋诗,高谈阔论,广交朋友,增进友谊,随园成为达官名流、布衣学子流连忘发之胜地,而袁枚的声望地位随之日益增高,遂有“山中宰相”之誉。这一切,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就是通过随园的营造实现“引流”目标。

     有了“流量”,就有消费潜力。第一项消费潜力就是吃: 随园这么漂亮,当然流连忘返啊,玩着玩着不小心很容易就过了饭点;或者本来就是出来玩,谁还回家吃饭呢?而袁枚本人也是食不厌精之人,曾为了吃个“芙蓉豆腐”而“三折腰”,于是乎商业运营第二招——办个饭馆就顺理成章。

    随园宴饮

    开饭馆厨师是关键。在朋友的介绍下,王小余来到他袁枚家里面试,这时的王小余已经是个名厨,而袁枚因造园积蓄花的快光了,心里也打鼓这厨师如果只会烧大菜也受不了,就说了: 现在我们是初创阶段,自己吃饭还是得节省一点,一顿饭不能花超过一寸高的铜板。袁枚可是一大家子人,要供一大家子吃饱,这一寸铜板就能买些非常普通菜品了。王小余也不怵,拿了几颗白菜芹菜下厨,炒了两盘菜给袁枚试味,袁枚一试,不得了,味道极佳,简直都要把沾着菜汁的筷子吃了。王小余才说:能把山珍海味做得好吃还算不得本事,只有能将青菜、萝卜这些普通的东西烹调得令人叫绝,那才叫真功夫。

    有了王小余这样的厨师,饭馆肯定兴旺发达啦。更难得的是,任别人怎么挖墙脚王小余都不走,为什么呢?用王小余的话说: 我当厨师可不是为赚点钱这么简单,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做出好菜,袁枚爱吃、善吃、会吃,自己的缺点,只有袁枚看得最清楚,自己烧的菜,只有袁枚最懂。袁枚甚至会很不客气的批评、训斥小余,但小余认为“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真是“格局大者,受批评如沐春风”。正因为袁枚与王小余在烹饪之事上的互动、切磋,才使得王小余的烹饪技艺不断长进,最终臻于炉火纯青,而袁枚的美食大成《随园食单》,里面不少美食也都得益于与王小余的切磋。

    这时袁枚再祭出商业运营第三大招——办出版社,自己当作者兼编辑。这可不得了,袁枚文笔与纪晓岚齐名,有“南袁北纪”之称,连福康安、孙士毅两位相国,和琳(和珅之弟)大司空都寄文章请袁枚修改。又有随园这样雅胜之所供文人雅士、达官名流饮酒赋诗,高谈阔论,他们的诗赋理所当然就优先交给袁枚编印啦,甚至有些不够出名的诗人,为能使自己的诗作收入到《随园诗话》里而使出各种“绝活”。50年间,袁枚总共编撰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尺牍等30余种,每有新书出版也屡屡“洛阳纸贵”,连属国琉球、高丽等地都有人慕名前来购书,袁枚也获得“一代骚坛主”称号。

    湖楼请业

    在诗学创作上,袁枚倡导“性灵说”,认为文章应发乎自然本真,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文武权臣、名门子弟多欲列袁枚门墙,于是袁枚使出了商业运营第四招——开班授徒。袁枚收入门墙的弟子有多少人虽不可考,但是来有名有姓的女弟子就近50名,这在一个缠足、文字狱这样的事都干得出来的朝代里也算惊世骇俗,加上他好男风,爱美色,实在“有伤风化”,差点被官府办了,还是托了原先官场上的朋友才免灾。

    钱有了,名有了,当然要壮游山水啦,不过,袁枚是个孝子,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直到老母亲92岁过世后才开始壮游山水的旅程,此时的袁枚已经60多岁,但身体倒是倍儿棒,出游最爱带着男弟子刘霞裳。

    袁枚,以其高超的商业运营能力,围绕造园养园,著书出版,开班授徒,品鉴美食,壮游山水,乐享美色而展开一系列成功的人生经营。其一生所历,正如其诗《秋夜杂思》所云: 至人非吾德,豪杰非吾才。见佛吾无佞,谈仙吾辄排。谓隐君已仕,谓显吾又乖。解好长卿色,亦营陶朱财。不饮爱人醉,不醉爱花开。先生高自誉,古之达人哉!

    这样的袁式生活,真乃吾辈艳羡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式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z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