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01|地锅

散文01|地锅

作者: 李科技原创发布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13:34 被阅读0次

文/李科技

去到姥姥家,走进厨房,我又见到了那久违的地锅。这是农村生活的缩影,原来离了它不可,现在我们满带着怀念的说上一句:还是地锅做出的饭菜好吃。

火苗在炉膛内热烈地跳动。驾驭这火势要有一根“火棍”。简单一些的就是一根长点直点的木棍,讲究些的使用铁条制成,打上弯作为手柄。当然,万万少不得柴禾。柴禾是麦秸秆、玉米秆、豆秆......庄稼收成之后,柴禾就变得丰富起来。垛成垛子的柴火让人心里踏实、有底气。如果柴禾缺乏了,拉着架子车带着竹筢到树林里耧一些树叶——多是杨树叶子。老人们经常拾柴禾,树根、树枝都是极好的“燃料”。烧地锅的日子里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那么亲近。

有时为了尝个鲜,将要做好饭时,顺手拿来一块儿红薯或者放入一棒子玉米、一捧花生,趁着余火,慢慢的烤熟,然后慢慢的品咂那刚从地里收回来的五谷中所蕴含的特有馨香。这种“美食”也只有在简单、粗犷的地锅里才能完成它由生涩到熟香的神奇反应。

我姑家的地锅一旁装有一个风箱。在一拉一合之间,火苗跳动的愈加欢快。在年幼的我看来,这个装置显得挺有意思,每次到了姑姑家我都会仔细打量一番。反而没有觉得烧地锅是一个苦差事。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谁都能把这口锅烧好的。就像每次做饭,总是我的爷爷烧火。从点火到引火再到火舌舞动,都是需要些技巧和经验的。他能把火烧的均匀,不熄火,还能依据做饭菜的不同把握住用柴量。饭成而火熄,也是一种境界。

烧地锅,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清一次灰,这样才能保持进风通畅,好烧得起来。这灰烬也大有用途,可以当做肥料上在地里,来源于土地的孕育,又最终回归于土地的怀抱。到冬天想做一些独特风味,像灰培豆腐、豆腐乳,更是需要几把地锅灰来助一把力。如今,这把灰可真是难寻了。

冬季,天气寒冷,做好饭后喜欢蹲坐在地锅旁。这种感觉的确不亚于冬天吃火锅。热气氤氲,暖暖如春。

如今,地锅越来越少,正在渐渐成为历史和过去。但记忆中的那口地锅却永远不会破碎,记忆中的地锅之味也会在舌尖长久驻留!

相关文章

  • 散文01|地锅

    文/李科技 去到姥姥家,走进厨房,我又见到了那久违的地锅。这是农村生活的缩影,原来离了它不可,现在我们满带着怀念的...

  • 散文:锅锅窑

    去年,我特意赶在春节前回了一趟老家。其原因是想按照家乡的风俗,于大寒节后,给死去的先人们捋捋坟、烧烧纸。 一切进展...

  • 新手课丨什么是散文?写好散文最该注意哪些问题?

    FOR NEWCOMERS ! ▉ 01 先来快速了解一下散文的“身世”。 准确地讲,散文之形式是1917年...

  • 地锅

    木柴生火 铁锅慢炖生活 喜欢的调料洒下 一味顺口 想起妈妈

  • 地锅

    母亲告诉我最近家里的地锅坏了, 到处都是窟窿。自从家里的小猫丢了以后,老鼠开始多了起来,过去还有一只小狗,我们家的...

  • 地锅

    浑浑噩噩的上午,接货、录系统、入库,接货、录系统、入库~来来回回几趟下来一点精神都没有,等脑子在线的时候一看居然都...

  • 间歇性发作的婆媳矛盾

    01 昨天中午,无意中看到婆婆洗锅,很不幸地,她正在用钢丝球用力地刷电饭锅。 不能用钢丝球刷锅,把涂层刷掉了,做饭...

  • 你好,地锅!

    回老家,看望生病的父亲。父亲住在二哥家,哥和嫂子都比较忙,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重操就业:用地锅做饭。 母亲把我...

  • 地锅鸡

    冬天,因天气寒冷,我就不太喜欢一盘菜一盘菜的炒了,往往就做一些荤素一锅烩的大锅菜吃,既省时又简单。 今天给...

  • 地锅鱼

    这次东北之行,吃得最多的是地锅鱼。 锅底先放一个小箅子,防糊锅底。汤料是事先调好的,一大盆倒进锅里,打了花刀的新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01|地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da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