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刹海中的银锭桥是前海和后海的分界线,其为单拱石桥,最初建于明朝初期,后来数次被重修与重建,现在的长度为12米,宽7米,高8米,它因形似倒扣的一锭银元宝而得名。银锭桥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这既出于秀美景物,也源于相关事件。
在桥畔矗立着一块巨石,上书“银锭观山”四个大字,其是“燕京小八景”之一。立于桥中央,你即可望见烟波浩渺的后海,一池碧波之上,映日荷花红似焰,接天莲叶绿如蓝,而远处京郊的西山峰峦叠嶂,连绵不绝,倒映入“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身后的前海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舟舫错综,伞盖林立,湖岸的酒肆饭店成溜,诸如烤肉季、庆云楼、爆肚张齐聚一堂,美食美景环绕在银锭桥四周,令人流连忘返。
银锭桥不仅是观景的好去处,也是居住于附近的王爷们出行的必经之地,由此引出清末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风华正茂的汪精卫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推翻大清朝统治,1910年其会同另外6人组成刺杀团进入京城,在银锭桥下安置炸弹,意欲刺杀当时的摄政王载沣。但由于计划不周,行动失败,汪精卫被捕,他料想自己必死无疑,凛然赋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被监禁一年后,由于爆发“辛亥革命”而获释,他成为无数国人顶礼膜拜的民族英雄。可时隔仅仅20多年,汪精卫就沦为了卖国贼,当年引刀为快的少年堕落成低头哈腰的汉奸,令人无比愤慨,也十分好奇,一个视死如归的硬汉,何以成了摇尾乞怜的哈巴狗?是因为银锭的铜臭味儿腐蚀了灵魂,还是源于权柄的诱惑过于强大?汪精卫畸形的心路历程人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假如他血洒银锭桥,必将名垂青史。
岁月真的是把杀猪刀,不但能雕琢容颜,还可透凿人心,只是可惜了一个“慷慨歌燕市”的少年郎,没能美名千古留,反遭千夫指。但银锭桥却永远镌刻下一位英姿勃发青年的刚毅面容,和着小舟的桨声,掺有烤肉的香气,涂上西山的黛色,化作历史烟云中的惊鸿一瞥,定格为什刹海厚重人文积淀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1年,在前海东岸新建一座三孔石桥,取名金锭桥,与银锭桥遥相呼应,其规模大出许多,可上面的游人明显稀疏。尽管金比银贵重,但在人们心目中文化底蕴更重要,银锭桥之所以广受青睐,根源在于浓缩在它上面的史海钩沉,文人墨迹为其添香,名人义举为其增彩。一座小小的拱桥即化作一个符号,记录着逝水时光的匆匆掠影,镌刻着民心向背的潜台词。但愿岁月不言老,但愿回头仍少年。
2024.7.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