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自杀了,一则新闻令人震惊。这位“网红爸爸”,在广州妈妈圈颇有名气。老得,原名张岳,他单身十多年、辞掉高管工作专心带娃的事迹,曾被无数人追捧,其微信公众号有百万铁杆粉丝。
老得曾拍下20多万张照片记录儿子的成长,每天不重样地为儿子备餐,悉心珍藏儿子的物品设立成长博物馆,出过书、开过讲座。用心的父亲教出了优秀的儿子,张一得是妥妥“别人家的孩子”,会做饭、能弹琴、懂机车、好成绩。单身爸爸养娃成育儿专家,没想到儿子在考上美国名校后却意外离世。

老得一直沉浸在好爸爸的角色里,可能连儿子是如何走上自我毁灭道路的,也许全然不知,也许视而不见,也许无可奈何。这样的离去让人深感惋惜,以生命为代价的优秀太沉重!
心理学家安妮在她著作的《心理韧性》一书中指出:养育孩子应该遵循金字塔模式,最基本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安妮认为,无论是成为幸福的普通人还是人类精英,都必须具备心理韧性。

安妮是一名资深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她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也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美国积极心理学教学研究员副院长。安妮通过《心理韧性》一书,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构建心理韧性,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心理韧性不可或缺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
——-冈察洛夫
为什么说心理韧性不可或缺呢?
就像前文所述的张一得,很优秀但其生命却很脆弱。“一得他爹”倾尽全力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而一得的母亲却曾说“你总有一天会接受自己的平庸”。显然,两者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
作者提及到,很多家长曾这样说:
“过去我对孩子的要求是:一定要学习好、上名校、找好工作。后来,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我对孩子的要求是:能正常上学、正常生活就好。现在,我对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活着就好!”
作者认为,若没有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所谓的成功就是沙滩上的倒金字塔,经不起一点风浪。为了避免玻璃心或者成为空心人,培养心理韧性非常重要。
心理韧性,也被称为抗挫力、复原力等,是反脆弱最核心的能力。作者指出:“心理韧性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即在经历挫折和挑战后不仅能够恢复原状,甚至能够获得成长”。

心理疫苗提升韧性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作者认为:心理韧性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是先天遗传、成长环境、养育方式、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指出:心理韧性的实质是心理免疫力。好的心理免疫力可以使我们的心理更健康,哪怕遇到一时的困境和挑战,也有能力去抵御、去战胜。就像我们平常会带孩子去接种百白破等各种疫苗,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也要给孩子打“心理疫苗”。
提升心理韧性,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提升保护性因素,二是降低风险性因素。拥有良好的心理韧性,就是两者达到一定的平衡。

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能力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
提升心理韧性,实质上是为了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变得强悍起来。作者以“强悍起来”的英文TOUGHEN UP来概述心理韧性的九大能力:忍耐挫折、乐观认知、自我肯定、成长心态、身心健康、情绪管理、积极沟通、管理压力、人生技能。
比如说,安全与生命教育。作者希望儿子做一个有顽强生命意志的人,无论如何都做个幸存者。她和孩子一起观看过很多关于在危难中生存的电影,比如《美丽人生》《肖申克的救赎》《127小时》《海底总动员》《鲁滨孙漂流记》等。
生而为人,我们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活着。生活中小小的挫折,跟灾难比起来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灾难尚不能磨灭我们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又怎么能因小挫折而轻易放弃希望、轻易放弃生命?就像曼德拉所言,“你如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本书中以理论+案例+练习的形式娓娓道来,干货满满。

写在最后
以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优秀太过沉重,让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吧,那才是最基础的教育目标。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减少抑郁、减少焦虑,在适当的压力中变得坚韧和勇敢、独立和自主。
提升心理韧性,强悍起来,在社会挑战中做一个幸存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