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炯老师,前阿里巴巴CTO、风和投资董事长,投资界传说中的大神级人物。今天初橙创业学堂的小伙伴们有福了,能听到如此牛的老师给我们分享。
分享干货内容,整理如下:
2010年,我在新加坡申请居留的时候,遇到了风和投资的创始人。他跟我说:你自立门户吧。
我当时觉得,要管理别人的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合规,要风控,要融资。我最想做的事情,其实就一个,就是看项目,帮助创业者,大家一起共享未来,我对这件事情最有兴趣。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其他的事情,我觉得能不做就不做,所以我对于是不是要做基金,当时还毕竟犹豫。他说这些事情我太熟悉了,我来帮你搞定。
正赶上当时有个特别好的机会,新加坡政府有一个计划,正在招标,他跟我说,如果我们去投标,凭着我在雅虎、阿里的工作经历,一定可以中标。
然后我们两个人就在新加坡成立了风和投资,同年,我们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中国的分支机构。
当时公司就五六个人,一方面管理我们自己的钱;另一方面,新加坡项目中标了,陆陆续续新加坡政府托管我们一部分钱。
成立之初,我们公司开了一个战略会议。
上一次在阿里,是跟着马总创业;这一次是我独立创业。因为我们基金刚刚成立,没有经验,人力物力都狠单薄,所以我们当时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工作做好,我们就必须要专注。要先选择一个切入点,切入点创业公司里去。
怎么选择这个切入点呢?通常的智慧是:做你最擅长的事情。看看以前,什么事情是你最熟悉的。
我在雅虎待了这么多年,做了搜索;在阿里待了这么多年,做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我是比较了解、比较有发言权的,最熟悉最擅长的就是电商。电商当时是我们投资战略重点看的一个大方向。
为什么2010年的时候,电商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除了我们对电商比较熟悉之外,时机、方向都刚好对。
阿里从2003年开始做电商,到2010年已经过了七年了,为什么还不晚,时机还是刚好?
阿里在之前7年时间里,做一路披荆斩棘的拓荒者,解决了很多电商的基础建设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做电商的风险。
首先是支付问题,阿里为了解决支付问题,做了支付宝。跳过了信用卡的环节,直接来到了电子支付的时代。
另一个是网络上的信任问题。在网上买东西,都没有见过面,怎么敢把钱打过去,怎么才能信任你。这个人会不会是卖假货的?淘宝做了信用记录,增加了网购的信任度,现在很多电商都在模仿信用记录。
还一个物流的问题。因为阿里的发展,四通一达顺丰这些快速公司快速的成长。
三大问题,都被阿里这位电商领域的拓荒者,在7年时间里基本建设成型了,所以到2010年正是其他一些小的电商进来分享市场红利的时候。
这是我们当时的判断,认为电商领域非常有前景,所以我们专注做电商。只要有电商项目找我们,我们就非常有兴趣去看,去做调查。在后面一段时间里,我们投资了一系列电商公司,有大有小。
里面有失败的,当然也有今天还比较活跃生意做得比较红火的有这么几家公司。
到2011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坐下来讨论下公司未来的战略、专注点、和投资的大方向。这也是跟马云马老师学来的。
我们讨论未来电商能不能投,当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电商不能再投了,必须要刹车了。
我们觉得电商是高度集中的行业,电商在全中国它能够持续健康盈利的公司,不超过三五家。
老大非常赚钱,老大谁是我们都非常清楚,就是那位拓荒者,阿里巴巴。
老二会活得很健康很快乐。
老三会慢慢发展慢慢成长。
老四老五可能只是勉强糊口过日子。
再往下就没有了。
电商是高度集中的,排名三五名的电商都已经产生了,格局很难有大的变动。
到了2012年的时候,在投资电商公司,成功的概率就微乎其微,很小很小了,还能挤进前五吗?基本没可能的。所以不能再投电商了。
电商不能投了,我们投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当时我们把各行各业一个一个的罗列出来,最后选择了医疗健康这个行业。
选医疗健康首先是这个产业,未来的潜力非常巨大。
第一个因素中国的人口,在快速的老化。人口增长速度慢下来了,新生儿逐年减少,进入人口负增长,平均年龄快速上升,老人的比例会快速上升,这样会对医疗的要求跟着提高,就像现在的日本。
第二个因素,我们看中国经济是发展没多久的,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才会开始关注健康和长寿。
医疗健康在美国GDP里的百分比在逐年上涨,到2012年美国健康产业占GDP的16%。中国那一年占比是百分之四点几,百分之五都不到,美国是我们的三倍都不止。中国的占比会增长,所以医疗健康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
第三个因素,医疗健康的互联网化,是做的非常差的。医院的医生、护士是社会上相对保守的一个群体。毕竟这个群体都是攸关生死的,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玩法,你们先用着,人命关天难免要慎重。
所以医院互联网的穿透度非常的低。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看互联网当时很多创业者跟我们抱怨,现在创业是越来越难了。为什么难,别管你是什么公司,只要你是互联网公司,你都会发现BAT三巨头都是你的竞争对手。
你做电商的,都得跟阿里干一架,但你又干不过阿里。如果你做娱乐、做社交、做游戏,那你跟腾讯不再一个数量级上,腾讯稍微动一动就把你碾死了。你要做搜索、做广告,百度就是你的竞争对手。所以你要跟三家巨无霸竞争,基本没有胜算。
那我们来看看医疗健康,唯一剩下的垂直行业,2012年的时候三巨头在医疗健康领域还没有什么动作。
所以我们选择了医疗健康,对这个领域里的创业公司,给予了格外的关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我们投资了很多医疗健康公司。
我们投资过微糖,是做糖尿病人的生活管理的平台。糖尿病是慢性病,再中国有超过1亿人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这个市场巨大。
糖尿病没有特效药,唯一的办法是改善你的生活方式,要忌口。不能乱吃、要多运动,要管住嘴,迈开腿,不能胖,一胖就要有并发症。管理方式比任何特效药都有效。
我们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你的手机,管理你的生活方式。而且通过手机,医生和病人有一个资讯的通道。可以看到你多少天,没有运动。有些做的比较好的,每天吃什么东西都可以记录在app里面。
这家公司是我们2012年投资的,经营的也挺好,在糖尿病管理里面,它的用户量是排在第一位的。
14年我们投资了一家做医院X光系统的公司,做X光片的数据库。以前是传统公司,做X光影像数据库。他找到我,要把医院的X光片互联网化,放到网上去。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医生的分享。
一个病人,在云南的医院拍了片子,医生看了说,这是肿瘤,要开刀。病人的第一反应,一般都是不相信,医生是不是看错了,误诊我,要找个更专业更权威的医生看看去。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和想法。
水平高的医生在哪里?主要在上海北京。家里有实力的,买机票订酒店,去北京上海,看医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异地就医的,跑去北京看病。每年北京五六百万异地就医的人次。
现在将片子存到云端,通过远程诊疗,视频等方式就可以了。给医生一个账号,打开找到你的片子,问北京的医生,看看云南的医生说的对不对。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
再说说挂号网。挂号网在2013年经时,营出了一点问题,扩张没有控制好。开了很多项目、招了很多人,但收入跟不上扩张的节奏。当时公司一个月净烧400万人民币,这样算算,我们刚投的1000万美金,过五六个月就要没有钱了。
公司创始人很紧张,来找我们董事会。要我们这边继续投钱,维持公司的运作。
公司股东们面面相觑,都在纠结要不要救这家公司。因为钱实在烧的太厉害了,一百万美金投下去,只够烧一个半月,没有了。公司做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独特的资源,不救又太可惜了。
当时挂号网签了很多家公立医院,都是国内鼎鼎大名的三甲医院,而且都是排他的,网上挂号只用挂号网一家的;但如果投个几百万美金,可能没什么效果,几个月就烧没了,而且公司经营也确实存在像盲目扩张这样的一些问题。
2013年的时候,医疗互联网还不这么热,整个投资家对医疗互联网还处在一个观望的状态,这个时候放弃,太可惜了。我主张救,但更多的人都很犹豫。
在风和基金虽然我是董事长,但我不是独裁的,我也有合伙人的。他们觉得,要是救的话,万一没救活,很难交代。为什么用好的钱,去就有问题的公司?救得不对的话,会有很大的责任,特别是别人都不救,只有我们救,就需要更多的解释。
基金要做风控,但我个人出钱,救这家公司。
当时公司已经没有现金流,如果再没资金,马上就要死了,我就投了200万美金。这样公司就能多活三个月。过了一段时间,又投了300万美金。过了一年,投资人看到我投了500万美金,他们选择了跟进。
就在我投资挂号网的时候,我跟挂号网董事会进行了一轮谈判,当时我进购的价格是比我们(风和投资)前一轮融资还有低一些,毕竟这是救命的钱,就给了我一个好价格。
公司生死存亡的时候,什么都好商量。毕竟不救就是死;救了,都可能会有希望。
当时我还提了一个条件,公司之前的经营在资金管理上出现了重大的问题,已经产生了信任怀疑。我出任公司(挂号网)执行董事长,公司由我来经营一段时间。就这样,我在挂号网做了两年的执行董事长。
我来挂号网之后,做了4个字:开源节流。
节流比较容易,只要心狠一点就可以了。之前公司300多号人,1个月烧400多万。这300多号人中,很多都是人浮于事的,刚招进来不久,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先整理一下,不该上的项目砍掉、考核不好的员工裁掉,这样裁掉了80多号人。同时控制差旅费等其他方面的开支,这样烧钱的速度从每个月400多万,控制到每个月300万以下。
难的是开源。一条线一条线的捋下来,看看哪里是可以赚到钱的。跟2001年在阿里做的事情很相似。
当时发现一个情况,运营部的人跟我讲,每天都有很多医院打电话来找我们,说想把他们医院挂到挂号网上,让用户可以来挂号。对这些医院的态度,之前都是拒绝的。
我说:他们愿意付钱,为什么拒绝?
运营部负责人说:这些都是民营医院,有些医院口碑很差,上了我们挂号网,会坏了我们的品牌。
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要吃饭、要有收入、要活下去。
而且民营医院、莆田系医院中,有一部分是好的。尤其是有些莆田系医院换了第二代领导人。第一代起家的时候,坑蒙拐骗比较严重,什么都做的。第二代领导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很多留学回来,想要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不然出去,都抬不起头。
所以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慢慢接受这些医院。不过要在接受这些医院之前,对这些医院做一个调查。然后我们开始接受民营的、莆田系的医院。
这些医院上挂号网,要付我们接入费。为什么他们花钱也愿意上挂号网?
一方面上挂号网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流量、带来病人;更主要的原因,是挂在挂号网上,跟这些公立大医院排在一起,医院就上档次了,可以跟这些大医院为伍。
这是挂号网的第一笔关键收入。
另一件事是在2013年底的时候,跟泰康保险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泰康保险针对企业的高管推出了一种保险,购买这种保险,可以享受挂号网提供的绿色挂号通道。每一份泰康的保单,挂号网会分到一定的保费。
做了这两件事,让挂号网的收支打平,就指日可待了。当时我们算一笔账,到14年底,现金流就能变成正的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支付宝开始做未来医院了,开始帮医院互联网化。这意味着,支付宝可能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很紧张。我知道我们要加快速度扩大规模了。
要怎么加快速度呢?融资!
我们找了一些投资圈的朋友,说我们要开始融资了。其中,也包括腾讯的投资部门。
腾讯的反应是最快的,星期四消息发出去,他们周一已经过来人了。从深圳到杭州,来了6个人。
来了第一句话跟我讲:我们也在看医疗行业,我们早就注意到这家公司了。
之后我们聊了一整天,腾讯的人说:很好,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公司。
当时腾讯的人让我们开个价,我们开价4亿美金的估值。腾讯的人当时就表示,4亿美金可以接受。
之后挂号网获得了由腾讯领投的 1 亿美金融资。
挂号网这件事情做下来,我挺有成就感。
当时很有勇气,敢以我个人的名义投资挂号网,才能够救了挂号网。挂号网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行业里的独角兽,去年又融了3亿美金,现在公司估值15亿美金。
回过头来说,当时为什么很多投资机构都这么想投挂号网?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家公司的资源非常好、很独特。
实话说中国的公立医院不太好打交道,挂号网能够签下这么多公立医院,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挂号网的口碑在这些公立医院里,也非常不错。
腾讯投资挂号网之前,做了很多竟调,打打电话给医院,问医院对挂号网怎么评价。反馈回来的信息都非常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到15年3月份,我回到风和投资,又要讨论投资方向这个问题。
丁香园融了7000万美金,春雨医生、好大夫都融到了很多钱,到了15年前后医疗行业已经有点泡沫了。
当时我们分析市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医疗健康行业还可以投,但已经不是主要方向了。这个行业想要冒出头来,已经越来越难了。
接下来我们的战略重点是两个。
这两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升高,制造业的特点是向劳动力低的市场转移。越南、菲律宾、泰国都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会随之升高。
这是第一个方向,后来我们在越南看了很多,最后投资了两个项目。
第二个方向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是我们的战略方向,所以今年的几个投资都跟这两方面有关。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还去了一次以色列。以色列非常多的高科技创业项目,想把这些项目生活化,针对的就是中国市场。
也有人说人工智能在概念方面很炫、很酷,但是离实用还差很远。
这个说法我是同样的。可能投资人工智能不能马上实现现金收入,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路还很远。
因为创业的人多了,投资的人也多了,所以大家看得越来越远,这就需要创业者和投资人拥有更多的耐心。
就像我们2012年投资挂号网的时候,谁也没想到2014年健康医疗会这么热。当时我们想要等8年、10年后才能实现盈利。
市场就在那,先进去好了,我们也不急。谁也没法预估,多少年以后就能值5亿美金、值10亿美金。
所以我们要看得更远,就像人工智能。
小结一下风和成立这六年,投资经历的3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觉得电商行业经过阿里这么多年的耕耘,是一个拐点。
第二阶段是2012年到2014年,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是医疗健康。这可能是移动互联网最后未被摘下的果实,但这个果实位置很高,很难摘,要爬到树的顶上。
第三阶段是2015年开始,我们觉得医疗健康可能过热了,要找新的方向。我们开始投资一些做大数据的公司、做人工智能的公司、东南亚和以色列的一些项目。
这么多年走下来,我觉得无论是创业还是做投资,一定要坚持一直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在创业的路上、在投资的路上,走得更长远。
吴炯老师做了非常深刻的、能落地的分享。小伙伴们有没有收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