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好好总结一下目前读了九章的《信息简史》的内容,还剩六章,这周必须完结。
引子
信息能够和计算机连接起来是因为晶体管,而贝尔实验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其涉及的产业还是为产业提供的人才以及为人才提供的条件。数学化,是一切概念得以发展的基础。
第一章 会说话的鼓
语言本身是有冗余的,而冗余的意义在于克服歧义和进行纠错。
第二章 持久的文字
口语文化向文字的过渡,在今天看来是及其自然的事情。然而在其真正的发展中,经历了极大的跨度。如果给口语文化中的人看圆形或正方形的绘图,他们只会说这个是“盘子、筛子、桶、表盘或月亮”,那个是”镜子、门、房子或杏仁晒板“。于是,文字是逻辑的前提,当通过文字的方式产生了悖论,要解决就要求助于数学,以纯粹的符号剔除语言中模棱两可的字词和含糊不清的句法。
第三章 两本词典
借用外国语,是语言发展的必然形式,人们的使用习惯会自然淘汰不适用的方式,所以词典收录一个词是严肃的,是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但并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所以从另一方面看,字典,似乎是抑制语言发展的工具,
第四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
巴贝奇创造了分析机,让机械来进行运算;而艾达·拜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程序员,在头脑中为一台机器编程。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信息开展的,让机器会思考。
第五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
电报发明之前,人们借助依靠距离的视觉信号传递信息,在当时远距离传讯是权利和秩序的基本要素。随之产生的是密码本和电报,原本并没有被寄予希望的电线,改变了一切。
第六章 新电线,新逻辑
电话产生了,贝尔实验 室成为中流砥柱。香农出现在视野之中。信息、带宽等概念开始出现,从最初的人工交换线路到自动交换,号码产生了,符号的意义开始转变。
第七章 信息论
香农和图灵,在战时对各自的工作守口如瓶,但对机器是否会思考则进行了森克的讨论。图灵发明了由纸带、符号和状态组成的图灵机,这就是早起的编程状态。而香农此时独自思考着信息的不确定性,是出人意料,是困难程度,是熵。而语言本身的冗余,使一条讯息成为一个随机过程的结果,其中这个过程借助一组离散的概率生成了一系列事件。无论是消除冗余以提升效率,还是增加冗余以纠正错误,编码方案的设计都要依赖于针对语言统计结构的知识。信息与概率密不可分。1比特,从根本上说,就是一次掷硬币。
第八章 信息转向
信息论的发展,让大部分的学科都开始疯狂地引用信息中的各种概念,心理学史上被称为认知革命的开始,一门结合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的认知科学也由此发端。
第九章 熵及其妖
我们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信息是物理的,麦克斯韦设想了存在一个小妖,具有筛选能力,能够每次在两个粒子之间做出选择。生物学这个时候来凑热闹,结果是我们生物体成公敌使自己摆脱在其存活期内所必然产生的所有熵。虽然小妖后来被否认了,但是依旧影响着物理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