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格雷克《信息简史》的读书笔记
Day16/21
2019.02.16《信息简史》
昨天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之前的读书打卡笔记可见《信息简史》阅读打卡,今天重新读了一下书前部分的“引子”、推荐序、推荐语等,回顾了曾经读过的章节和划线的部分,对于全书整体的脉络和内容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由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对于物理、数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认知有限,书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还看不太明白。
就我能读懂的部分来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观点和词汇主要有以下一些:
1.“万物源自比特”

“整个宇宙可以看作一台计算机——一台巨大的信息处理机器”。
心理学中的认知科学,生物学中的基因编码,社会学中的模因论,物理学中的量子计算,都和信息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搜索了“万物源于比特”这个关键词,在百度️看到一个网页,其标题是“你是被编码的小肥羊,还是比特草原上的野马?” 看完后感受到香农思想的无敌之处。如果万事万物都用计算机的思维来解决和计算,简直是现实世界的降维打击。这启发我以后遇到问题先问问自己:要是机器会如何操作?
2.信息熵
熵指的是物理学概念,是衡量事物混乱程度的度量,信息熵表示信息是不确定性,是出人意料,是困难程度,描述的是一种概率分布。
3.模因
模因(meme)的概念有点类似于文化领域的基因。指在文化领域人们相互模仿传播开来的思想。比如一些流行语、一首普遍被传唱的歌曲、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这个概念有点抽象,我们人类是模因的载体。
限于时间关系所写较为简单。
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提供的是一种信息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世界,世界是信源,人的心智是信宿,肉身那些是信道,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就是如何解码世界。
这简直是对我的思维的一次刷新。
(后续有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