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发展至今,对死亡与生命的延续性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一世生命说。
这样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就活这一辈子。这辈子从出生到死亡,时间非常宝贵。尽量不要亏待自己,吃好穿好,追求一下物质享受没有什么不对,毕竟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什么以后的问题。做一些不择手段的事情,损害他人的利益,继而满足自身的需求,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反正大不了就是一死,除了付出生命,没有其他代价。
有这样看法的人,容易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来。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估计能怎么痛快就怎么活着。因为做坏事的代价太小,不过就是偿命。
第二种看法,两世生命说。
这样的人认为在这一辈子,如果做了很多的善事,他们就会去一个充满美好的世界。在那里没有痛苦,没有悲伤,只有快乐。那是在经历的人世考验后,通过评估,可以前往的永久性乐土。一去那里,就会一直在那个地方,享受快乐。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人世的生活中,做了非常多的坏事情,他们也会在死后去往另一处所在,统称为地狱。他们会在那里受惩罚,永世不得安宁,是永恒的苦楚。
我内心深处是希望有那样的永恒乐土,但是我不能接受永久性的地狱。人都有一时冲动,犯糊涂,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都愿意给坏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若懂得真诚惭愧忏悔,在相应的惩处以后,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减刑,乃至提前释放之类的。总要给别人改过的机会,如果能幡然醒悟,也会从此做个好人,珍惜重新获得的自由。
第三种看法,多世生命说。
有这样看法的人,认为生命具有延续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在不断更换身体,灵魂是不生不灭的。也就是说,每一世生命都会对下一世生命造成影响。如果在此一生中,积极做了善事,那么下一世就会凭借所积累的福气,生活的很美好。但如果在一世中,作恶多端,那么下一世可能会出现很多相应的惩罚。虽然也活着,但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大大受到上一世的影响。
有这样看法的人,会活的很谨慎。既然拥有无尽的生命,就得想办法一直活的很好才行。这就是接受因果思想的优越性,你不敢做坏事,而是去积极的做好事。凡事都是自作自受,那就好好珍惜积累福气。
如果生命是无尽的,也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这么生生世世的活着,到底要追求什么呢?怎么才是活的好呢?
如果你接触到禅宗的典籍,历代祖师会告诉你: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也就是说,活着就有一个终极目标,开悟!
开悟,也叫明心见性。
咱们不在名词上面抠字眼。只是大略说这是一个从“以为自己糊涂”到“体会原来自己明白”的过程。
佛陀夜睹明星,悟道之后,也就是经历了上述这个过程以后,说道“奇哉!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烦恼妄想不能证得。”
在无尽的生命之中,有一样东西,你可以叫“智慧”,“般若”,“觉悟”,“菩提自性”,“如来”等等。那是生生世世的生命都在追寻的东西。等你悟到了,生命的意义才豁然开朗起来。而后,才体会“不是息心除妄想,只元无事可思量”的那种自在与洒脱。
当你见到自己那个不生不灭的觉性,才发现天下本来就没有事情。
当然这个过程没有什么固定意义上的方法可循,又靠悟性,还要靠遇到明眼的好老师引路。实在是属于小概率事件。不过,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你为此努力了,也一定会有所收获,最终能够完成这个终极使命的。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如同六祖惠能大师初次到达黄梅,拜见五祖的时候,他说“唯求做佛,不求余物!”我们也得要拿出这样的勇气与气概!
最后,祝愿大家都在无尽的生命之中金蝉脱壳,去粘解缚!超越自己!
共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