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95/1000《论语·颜渊篇143》

695/1000《论语·颜渊篇143》

作者: Wly静的聆听 | 来源:发表于2022-06-11 22:44 被阅读0次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精 华 解 读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有名气不等于有实力

在本章中,子张认为一个人有名气,就说明学问做到家了,可以称之为“通达”了。但是孔子非常明确地指出,“闻”和“达”是有区别的,有名气不代表有实力。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出名而出名,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动作变形”,所言所行并非发自本心,只为哗众取宠。时间长了,他的面具可能摘不下来,变成了一个虚伪的名人。我们的努力,是为了实至名归,而非浪得虚名。

原 句 译 文

12.20 子张问:“士人要表现出怎样的状态才算是通达了?”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在诸侯的国家一定有名声,在大夫的封地一定有名声。”孔子说:“这是有名声,不是通达。通达的人,本质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时常想到对别人谦让。这样的人在诸侯的国家一定通达,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通达。有名声的人,表面上要实行仁德而行动上却相反,以仁人自居而毫不迟疑。他们在诸侯的国家一定虚有其名,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虚有其名。”

记录

新思考,今日听到一句话:“这个世界需要妥协”,在已有的习惯里,会觉得妥协是无能为力的表现。此刻想来其实遇事不要跟自己死磕,是需要智慧的。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目光很浅显,和别人沟通,只能听音,时常不懂人家话里有话。有一段时间挺不喜欢自己这样子的。

慢慢的接收了自己的状态,本就生性简单,干嘛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为难自己,也许这也是妥协吧!

当放下那份执着,人会自然而然的变得轻盈,那就继续简单的生活吧!

相关文章

  • 695/1000《论语·颜渊篇143》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

  • 692/1000《论语·颜渊篇143》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

  • 679/1000《论语.颜渊篇13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曰:“其言也讱[rèn],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

  • 685/1000《论语·颜渊篇136》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xǐ]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wù]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

  • 683/1000《论语·颜渊篇134》

    《颜渊篇》子张问明:警惕枕边风,避免三人成虎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

  • 688/1000《论语·颜渊篇140》

    原句 140.《颜渊篇》必也使无讼:中国人为什么不爱打官司?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

  • 680/1000《论语.颜渊篇132》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xǐng]不疚,夫何忧...

  • 682/1000《论语·颜渊篇133》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wú]。”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

  • 696/1000《论语·颜渊篇146》

    原文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下半部12.1day154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颜渊篇》——颜渊第十二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95/1000《论语·颜渊篇1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jb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