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曲《大梦》里,问了很多的怎么办,从六岁一直到八十八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都会不知所措,对天问怎么办?
六岁的时候,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弄坏了玩具,怕被爸妈骂,不敢回家,站在风里大声哭泣,问怎么办?
如果他生活在一个宽容的家里,爸爸妈妈允许他犯错,摔碎了碗不是把他揍一顿,而是告诉他没关系,碗破了就破了,没割伤手就好。衣服破了就破了,补一下,还能穿。
告诉他犯错了没关系,有补救的方法,或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下次不要再犯。我想,他不会再因为弄脏了衣服、弄坏了玩具就吓得不敢回家,因为他知道父母不会因为这些意外就责骂他。
只是父母的宽容需要有个度,并不是所有的错都可以包容和原谅,要不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只要不是故意伤害他人或自己,不坑蒙拐骗,不做违法的事,几乎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小孩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就不会因为做错一点小事,担惊受怕了。
幼年时期的养育环境奠定了一生的底色。因为弄坏玩具、弄脏衣服就被打骂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活得小心翼翼,不太敢犯错,因为犯错意味着惩罚。即使成年后,不在父母身边,心里住下的那个差评师也会跳出来指责自己,这时候,就是自己攻击自己。
为什么成年后,还是有那么多的难题,那么多的难以抉择?
因为每做一种抉择,都意味放弃和承担责任,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人到中年,有家庭、有工作,上有老、下有小,正处于人生中夹心三明治阶段,柴米油盐要生活,养家糊口要工作,孩子要上学,老人要去医院,想多陪孩子,可又有加不完的班。中年人就像个陀螺,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工作,唯独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
家庭与工作,很难平衡,对女人来说尤其如此。选择了全职在家带孩子,就势必无法工作,没办法升职加薪,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价值。(选择在家带孩子,是非常隐蔽的价值,家庭普遍选择看不见,不承认)选择工作,就势必无法在孩子生病或寒暑假的时候在家带孩子,只能选择一样。选择哪一样,都需要承担起后果(风险)。
但我们无法预知风险。所以做决定的时候,都很难,很纠结。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有足够的承受力,不管选择的结果如何,我们的纠结就会少一点,会更果敢一点。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可以面对任何一种结果。就像站在枝头的小鸟,它不是相信树枝,而是相信自己的翅膀。
尼采也说过:“只要想清楚了为什么而活,他就会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人到老年时,体弱多病,身边只剩老伴,儿女已不在身边,面对生命的尾声,有对死亡的恐惧,还有放不下的惆怅。这种孤独已是驱不散、挥不走。
大半生已过,前路即是尽头。唯有在这最后的时光里,放下过往,珍惜眼前人、珍惜这最后的时光,儿女已成年,他们还在为家庭和生活而奋斗,自己如能照顾好自己,即是对他们最好的爱和帮助。
这个阶段除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好好享受人生中最后的时光外,也没什么可做了。如果有一两样爱好那也更好。
佛教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跌下了一口干枯的深井,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幸好这人慌乱中伸手乱抓,揪住了一束枯藤。往上看,碗口大的一圈蓝天是那么高远,往下看,井底是密密麻麻的一窝毒蛇,正吐着火红的毒信。突然,他听到了咯吱咯吱的声音,原来是一只老鼠正在咬着枯藤,碎屑往下掉,枯藤就要断了……
正在这时,他看到了井壁上盛开着一朵不知名的小花,娇艳的花瓣迎风摇曳。于是,他欢畅地微笑了。
生命最宝贵之处,并不在它的长度,而在它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唯有珍惜现在的每一分秒,活着的时候不要让自己虚度太多时光,去好好爱、好好品味生活中的新奇与酸甜苦辣,才不枉我们来这世上一遭。
作为人类,我们最终都是要离开这世界的,我们无法预知这一生会在什么时候结束,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唯有此刻当下是确定的,我们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争吵、伤心、斤斤计较或怨恨里,我们的时间都有限,只够好好来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