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无意中看到母亲在拿着红包数钱。一问之下,才知道我春节前交给她的菜金花完了,她看到我们这段时间每天呆在家里没有出去,担心我们没有收入,不忍心告诉我,把自己春节得到的红包拿出来,准备贴补家用。
啼笑皆非之余,想起最近电视上宣传的老人,听到抗灾的消息,就把家里的存款拿出来,送到派出所,不留名字,放了就走。我们的老人们就是这么善良,自己省吃俭用,却愿意为子女付出,为大众付出。
母亲并不知道我们的财务情况,也不清楚我们靠什么谋生。她只知道我是老师,老师工资很低。她自己原来是一个工厂食堂的家属工,过去机械化程度低,她每天做很多重活。每月十八块工资,让她养成了钱很难赚的固定思维,她总是想象我的工作一定好辛苦,对我充满了怜惜。所以,她对家里每分钱都非常珍惜,买菜也买最便宜的,有时为了买到便宜一点的菜,还坐公车到老市区买菜。我们家用的东西都很旧了,甚至锅剩一只把手,却舍不得扔,还一直在用。
妈妈对我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我们都配合妈妈,她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她说不能扔我们就用着。
电视里宣传的老人家也一样,他们并不知道现在政府并不缺钱,只是缺口罩防护服等物资。老人们不懂,他们最珍贵的就是珍藏着那一点舍不得花的钱,他们以为把这些捐出去,就能帮到抗疫前线的人,帮到国家。
我看到电视里面的老人家,那些钱都是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说明他们是何等珍惜,何等舍不得花。我每天都看到妈妈买菜后,认真地数她的钱,唯恐弄错弄丢。经历过困难年代的老人们都是锱铢必较的,可是他们捐出去了,那钱,在我们的国家,也许是沧海一粟,对他们有可能是全付身家。他们给我们的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却是他们认为最好的。
这一次,我在汕头台就看到一个很好的社区工作者,把老人捐出去的钱送回去,对采访的记者说:“老人家也不宽裕,这个捐款不能要。”非常人性化的关怀,让人看了觉得非常舒服。
老人家对社会的情况并不完全了解,又容易被感动,虽说自愿捐款,可是我们泱泱大国,现在抗疫最缺的也不是资金,怎么可以去拿这些老人的血汗钱?
对老人们的爱,有时心领比拿了更好。这件事说明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已经能把社区老人看成一家人了。
对老人们的真心关怀,是社会在进步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