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去了国外两年的朋友回国了,他打电话给我出来聚聚。
我们约在了以前常去的咖啡厅里。虽然两年没见,但友情依然没变。
我们谈起来就和往日一样,忘记了时间的消逝。
他说了在国外的生活、一些见闻,我也说了这两年发生的一些事,还提到了两个星期前某好友的生日会。我打趣地说:“你是不是不把我当好朋友,从来没邀请过我去你的生日会。”他听了后立马摆了摆手,摇了摇头。
他表示在自己的成长里,他们家庭从来没庆祝过生日。无论是他或者父母,都一样,从没在意过。生日当天在他们家庭里就是一个普通平常的日子。他们不会为了生日那天买蛋糕,准备礼物,又或者说句生日快乐。在自己的认知里,生日当天就是一年365天里的一天,普通的一天,该怎么结束就怎么结束。所以不会为了生日而庆祝,也不喜欢别人给他庆生。
听完后,我懂他的意思,身边有着这两个情况的人渐渐地也多了。只是没有像我这个朋友这么极端的,从未庆祝过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7620024/d8c217b302e744a4.jpg)
有些人性格热情、开朗,也有些人含蓄内敛,低调,并不喜欢当主人公。当一桌人围着自己唱生日歌,盯着自己许愿吹蜡烛时,内心感觉就是尴尬,不知所措。如果自己违背内心,表现得很感动就意味着自己欺骗了朋友,眼前这个生日的主人公并不是他们所认识的,是冒牌货。当表现冷淡时,就会辜负了这些替自己庆祝生日的人,笑不是,不笑也不是。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没人会喜欢。
我们不能认为这种性格就该改正过来,必须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这种性格又没祸害社会,这种性格有它的优点。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同一种性格,那和整容成网红脸,都一个模样的有啥好。
有的时候,本来和朋友约好今晚庆祝生日,什么活动都安排好了,吃饭、唱K一条龙。可临时快下班的时候,老板无预兆地来一句“今天要加班,延长工作时间。”砰,晴天霹雳,直接宣判你死刑。老板并不会因为你的生日而大发慈悲,用慈祥的眼光对你说:“生日快乐啊,赶紧下班庆生吧亲,玩得开心!”
就这样,你拿着变得沉重的手机打了过去,告诉朋友们,你临时加班没法去了。而朋友也因为自己这突如其来的取消电话被弄得扫兴。因为自己的生日,朋友们把自己的工作、生活、事情都安排好,腾出时间来,但最后却是自己毁了。罪恶感挥之不去。
另一边,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大家都身处不同的城市,国家。彼此间的地理距离变长了,哪还是以前的吃个饭都能碰到,慨叹地球真小的时候。让朋友给自己庆生从不同地方过来自己所在的地方,让他们放下手上的工作、学习,这不是作为朋友的朋友的自己能狠下心做到的。这时候,一个电话“生日快乐”,一个微信信息“生日快乐”就足够了。还不够的话那就再加上一个微信红包吧。
其实说白了,就是不愿意用自己的私事给他人添麻烦。
还记得有个朋友说,古代有满清十大酷刑,现代也应该有十大酷刑,其中一个肯定是它。我问她,是什么东东这么恐怖?她说,挑选生日礼物,这也是我不想让其他人和我庆祝生日的原因。她接着说,替人庆祝生日,不能空手去的。所谓物轻情意重,但现实还是很看重礼物的。你挑礼物的时候,真的无比痛苦,花心思。到最后送给主人公的时候,还不知道她喜不喜欢。喜欢还好,不喜欢的话真是贴钱买难受。因为我送了她生日礼物,所以到我生日的时候,她又要做着和所我经历的同样的痛苦事情。这样一来回,就搞得庆祝生日自带亏欠人情的被动效果,
这样的生日庆祝,已经失去了意义。与其自扰,还不如和平常一样过好。
又或者最主要的,是在内心里的一道声音,一道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长大,不想长大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