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精进
张幼仪:彪悍人生源自家族基因的底气

张幼仪:彪悍人生源自家族基因的底气

作者: 米素文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23:52 被阅读0次

张幼仪!

这位注定和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捆绑在一起的女性,她的人生有着很多的标签。

诗人徐志摩的前妻;中国第一桩西式离婚案的女性;德国留学生;徐家父母的干女儿;东吴大学的德语教授;女子银行副总裁;云裳公司总经理。。。

15岁的张幼仪进入传统包办婚姻;22岁在英国被离婚;孕中去往法国,德国丧子;主持徐志摩家中的各项事务;赡养徐父母直至送终,并接替徐父为遗孀陆小曼按月提供生活费;精心培养长子阿欢,为其觅得好姻缘。。。

很多文章惊叹她开挂的人生,把她奉为励志女性的代表,是一位传奇人物。

每位传奇人物都离不开他的原生家庭,而家族基因是个人成功的一个隐形能力。

父亲教会子女恪守尊严,母亲教会孩子仁厚待人。

张幼仪的父母都是清末大户人家出生,他们共养育8子4女。

一次,大家族内发生偷盗事件,嫡出的大伯一家认定是张幼仪大哥所为,庶出的父亲不甘受辱,携全家搬离江苏(如今上海)宝山的祖屋,去往上海南翔一带以行医为生,直至十年后,大伯才知晓偷盗真相。

在张幼仪父亲的认知中:男人是家庭的榜样,推而论之,家庭又是国家和所有百姓的缩影

大伯诬赖是自己儿子偷盗,就等同于诬赖他本人,故拒绝再回祖屋参加各类聚会和祭祀事宜

张幼仪的外祖父母信奉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母亲深受熏陶,规劝其父亲要考虑到祖母的感受,放下对大伯一家的怨恨,使得张家得以重叙天伦。

张幼仪对后辈这样说:名节是个人的第二张名片,我们一家人团结一致,紧守着自尊和志气。看别人赢,我们会学到一些东西;看别人输,学到的更多。我们遭遇的不幸使我们坚强,帮助我们成为今日的我们。明白这点,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血脉了。

年少时节,张幼仪面对家中如此大的变革,父母自尊自强的特质和宽厚大度的胸襟一一沁入她的血液里,成为她今后人生旋律的主基调。

父兄的眼界是张幼仪的思想格局

张幼仪的父亲不但非常重视儿子们的教育,且特别有远见。

离开大家族后,张家的经济陷入窘迫,但张父仍旧把教育放在首位,他知道要为儿子将来铺路,必备的条件是:兼具扎实的儒学底子和现代西学的训练。

张父希望儿子们中西学兼备,有计划的实施自己的家庭教育步骤:儿子们在家中跟着先生完成传统教育,再相继进入西方学科的新式学堂。

张幼仪最崇拜的是自己的二哥和四哥,他们从9岁起,便到上海广方言馆学习德文和法文。

二哥后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修习法律和政治学,后留学德国,回国后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哲学家,有着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的称号;四哥留学日本庆应大学攻读财政和经济学,后担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有中国银行之父的美称。

得益于家中授学的缘故,张幼仪方可在兄弟旁蹭听蹭学。加之,最亲近的二哥不断地教诲,让张幼仪有了两幅耳朵:一副听从旧观念,一副聆听新言论。

张幼仪晚年说到:二哥经常把我凭自己力量绝不可能学到的事情解释给我听,所以我有一部分停留在东方,另一部分眺望西方。我具备女性内在的气质,也拥有男性的气概。

亲情是最坚强的后盾,自强才是最终的出路

张幼仪曾说:四哥为我挑选了一个博学的丈夫,并在我不同的人生阶段指点我;二哥却教我不论外在的行为如何,都要尊重自己内在的感受

张幼仪在英国被徐志摩离婚后,她首先写信给巴黎求学的二哥求助,回信“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这简短的字句犹如一道光芒穿过厚厚的云层,给了张幼仪向前一步的勇气,正式拉开了张幼仪的闪亮人生序幕。

婚前,张幼仪向父亲争取到去苏州女子学校读书的机会,因婚姻中途辍学。生下幼子彼得后,张幼仪在二哥的鼓励下,曾经的求学欲望若火山般迸发。

缘于徐志摩对她外形“乡下土包子”的评论,加之欧洲的一段生活经历,促使张幼仪开始自我审视。

对比中西方教育,中国家长的责任就是从小用各种规矩来教导孩子,做对了就不惩罚,做错了就会很眼里的责罚。张幼仪因此而养成了凡事谨慎小心的性格,学会了察言观色,丝毫没有自己的个性。外国人教育孩子是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中国的父母是放大孩子的缺点。两相对比,张幼仪觉得西方的幼儿教育,似乎更人性,更温暖一些。 

这些幼儿教育的学问,都是张幼仪渴望去理解和学习的,最终,她确定在德国学习幼儿教育。

幼子彼得夭折后,张幼仪返回上海,四哥将自己在上海繁华地段的居所提供给张幼仪居住。

德国留学经历,张幼仪顺利找到了东吴大学教授一职;

有个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四哥,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在她的经营下,银行迅速扭亏为盈;

八弟与几个朋友合作的小作坊-云裳服装公司,在张幼仪的加入后,成为南京路上的顶尖时尚公司,也成为全国女性的时尚风向标。

她每一步脚印都牢牢的踏在更高的人生台阶上。

张幼仪和徐志摩的这段婚姻,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页。

这场婚姻革新,让她比起同时代的命运相似的女人都要苦涩。

也因为失去了婚姻,她才终于成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她血液中的隐忍和决然还有坚强,从母亲那里继承到宽宏大量的胸襟,兄长教会她的聪慧和自己的努力,她不同于普通女性的行事格局,谱写了自己传奇的人生,成为民国那个活得最有底气的女子。

相关文章

  • 张幼仪:彪悍人生源自家族基因的底气

    张幼仪! 这位注定和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捆绑在一起的女性,她的人生有着很多的标签。 诗人徐志摩的前妻;中国第一桩...

  • 张幼仪的彪悍人生!

    文/爱讲故事的小乖乖 许多人提起张幼仪,人们总是会拿她与林薇因,张小曼相比。说她魅力不足,容貌朴实,无灵...

  • 看《张幼仪传》有感

    今天看完了《张幼仪传》,有以下感触: 1、显赫的家世和亲人的宠爱给了张幼仪面对一切困难的底气。 徐志摩家是当地首富...

  • 人物传记

    今天读了张幼仪传记,她的人生是悲惨的一生,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徐志摩初见张幼仪就说她是土包子,张幼仪为了配得...

  • 张幼仪:民国时期真正值得被人敬佩的女子

    张幼仪与徐志摩是结发夫妻,但是知道张幼仪的人很少,了解张幼仪的人更少。张幼仪这几个字似乎总是要与徐志摩联系起来才能...

  • 张幼仪:民国时期真正值得被人敬佩的女子

    张幼仪与徐志摩是结发夫妻,但是知道张幼仪的人很少,了解张幼仪的人更少。张幼仪这几个字似乎总是要与徐志摩联系起来才能...

  • 林徽因的那些事儿6

    张幼仪是何其悲情。 也许,正是在张幼仪的身上,林徽因看到了徐志摩的薄情。 张幼仪何错之有? 不过父母之言媒妁之命。...

  • 徐志摩、张幼仪和林徽因

    痴情的张幼仪 结婚前徐志摩看了张幼仪的照片,说:乡下的土包子-->张幼仪去法国巴黎找徐志摩精心挑选衣服-->徐志摩...

  • 2021年10月17日晚

    今刚听完张幼仪读后感,让我真正了解什么是人生,在张幼仪不幸福婚姻里有无奈但不抱怨,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不放弃,生活时侯...

  • 人物传记 | 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 / 02.康桥遗梦

    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向发妻张幼仪提出了离婚。 张幼仪出身名门,为张幼仪作媒的是她的四哥张嘉璈,时任浙江都督的秘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幼仪:彪悍人生源自家族基因的底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rb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