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比如挂科了、失恋了、生病了,我们原以为,用力想一想,搞清楚来龙去脉,给自己一个交代,心里就能好受一些……
结果呢?结果越想心情却越糟糕了!
1.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反刍思维。
所谓反刍思维,是指当个体遭遇诸如挂科了、失恋了、生病了之类的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个体的思维停留在生活事件的影响下,不断想「为什么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总是这个样子我以后还怎样生活」「我怎么如此不幸」……
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反刍思维的人,会反复思考负性生活事件的原因、后果及其带给自己的感受等内容。
2.
反刍思维最先由Nolen-Hoeksema 在反应风格理论中提出。她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是因为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女性倾向于思维反刍,而男性倾向于分心。
在之后的研究中,她进一步将反刍思维概括为一种应对痛苦的行为模式,包括反复而被迫地注意痛苦体验、相关缘由和那些症状的消极结果。
显而易见,反刍思维阻碍个体采取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改变现状,反刍思维状态下的个体会保持与问题以及这些糟糕的感受间的稳固联系。
3.
那么,有人好奇了:反刍思维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加剧和延长抑郁情绪的?
首先,反刍思维强化了抑郁情绪对思维的影响,使个体更可能运用被抑郁情绪激活的负面想法和回忆去理解当下的处境。
其次,某种程度上,反刍思维使思维方式更加消极,阻碍问题有效解决。
第三,反刍思维干扰了工具性行为(有目的的行为),导致压力的增加。
此外,个体使用反刍思维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失去社会支持,抑郁可能更加严重。
4.
有研究者提出用表达性写作干预反刍思维,即鼓励个体以书面形式表达创伤事件。这种方法至少有两个功能:
一是,书写比口头表达要慢很多,可以降低个体的信息加工速度,并且以书写的形式表达时,个体会觉得是与他人分享负性生活事件,而不再是独自体验;
二是,书面写作可以使原来片断、无组织的创伤记忆和想法变得有组织、有连续性。
可见,表达性写作使个体获得重新评估消极事件的机会,有助情感释放和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表达性写作对于癌症、哮喘、慢性疼痛、创伤事件幸存者等具身心疾病的个体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5.
此外,也有研究者主张用认知再评价治疗反刍思维,即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寻找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其他解释,由此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促成问题解决,从而避免一味沉溺于消极情绪状态。
研究显示,认知再评价对于减少愤怒等强烈情绪的反刍思维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综述)》,郭素然、伍新春;《反刍思维:理论解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干预与展望》,程宝珏;《国外反刍思维研究综述》,来水木、韩秀、杨宏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