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将诗句答年华
《围城》是我看钱钟书的第一本书。看的时候,有位同学警告我,不要深看,不要多看,看的越多越深越悲凉。那时很奇怪,他怎么用“悲凉”这个词。我不信这个邪,《围城》至少看了三遍以上。看完既不悲也不凉。倒是同学的冷笑让我感觉有点凉。让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领悟能力太低了?同学给我找来一本《钱钟书小说赏析专辑》,让我继续读。一副“无它,读的少而矣”的表情。
我接着把这个专辑看完。看完后,稍有些悲。有些明白同学的感受。可还不至于悲凉。同学说继续看吧。然后,我买来《钱钟书散文》看。看完后,有点悲凉了。和同学交流,是不是同一种悲凉。他用了三个太来形容他的悲凉:钱老太聪明、对人性太了解、学识太渊博。在他的小说里,把罩在人性上的一切五彩的纱都扯掉,让人清晰地面对真实。而他的学识如此渊博,让人一点反驳的机会也没有。我不住点头,这也是我的感受。可是,我并像他那样失望。本来,就是这样的,何必那么悲凉呢。
可是,当我把《宋詩選註》、《談藝録》、《管錐編》买回来后,真的悲凉了。看不下去。只能高山仰止。看不下去只能不看,这一放就是很多年。中间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钱老的形象由诙谐、睿智变成每日饭后会陪着夫人遛弯并孩子气地格物致知的暖男。我想,这样的老人家,写出的东西,怎么会读不下去呢。
于是,我又试着拿起页码最少的《宋詩選註》读一读。不想,这次真的读下去了。这次,读后的悲凉由稍寒的秋凉转为拔凉拔凉的。都说,不提马云,不知道自己钱少。我是不读《宋詩選註》,不知道自己书看的少。仅一句“晴窗细乳戏分茶”的分茶,老人家就能把它的前生今世给你讲的清清楚楚,哪本书哪一章中出现过。注解之详尽让你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是那种我生也有涯,而钱老知也无涯的怀疑。这下我彻底明白同学的悲凉了。是那种面对大智先贤,你自感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灰心。是那种面对人性的真实老人家稍带尖酸的讥讽。可是,为什么要企及呢?为什么怕这种讥讽呢?
与多年前不同的是,虽然悲凉,但读下去的兴趣并不减。而且,越读越发现,那种悲凉在慢慢转化。无法企及的灰心变成会心的欣赏,对世情了解了,也就明白老人家尖酸的讥讽更多的是温情的调侃。书渐渐读完,也渐渐找到真正打动自己的东西。
只将诗句答年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