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无忧·日更简友广场
觉醒合伙人深圳第一次线下交流会的感悟……

觉醒合伙人深圳第一次线下交流会的感悟……

作者: 牵黔浅唱丶 | 来源:发表于2023-06-30 23:36 被阅读0次

今天参加了觉醒合伙人线下见面深圳分场的见面会。这是第一次参加线下见面会。是一个新奇的体验,也是自我改变的一个小步伐。

几点收获:

1/所有的恐惧和畏惧,都源于不熟悉。

不敢开车,是因为对上路不熟悉;不敢分享,是因为对说话聊天不熟悉;不敢相亲,是因为对相亲的熟悉。

当频次增加了,对事物熟悉了,就不会再害怕,因为已经习惯和学会如何处理了。

所以这里也引申出了另外一个点,当所做的工作,不能再给自己带来不熟悉的感觉了,可能,这件事情就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了,因为之后就只是一个机械化的动作了。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更好的成长,就要慢慢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参加第一次的线下见面会,视频号的第一次直播,众人面前第一次介绍;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横向接触更多工作的内容,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互联网只是让信息传递更加方便,但是壁垒也会越筑越深。

互联网只是让我和你发消息更加方便了,但接收信息的人,是由发信息的人决定的,ta不一定就会将所有的内容免费分享,要不然专利,垄断是怎么来的呢,这其实也是一种壁垒。这就是自己的商业秘密,为什么就要告诉大家呢?

3/获取金钱的途径很多,并非只有工作一个途径。

当然这不是在说,鼓励辞职什么的。而是说,不要害怕没有工作,摆地摊,送外卖,开滴滴,自媒体等等这些方式,一样是能够赚到费用的。

我觉得工作之所以是现在的主流,可能就是因为工作的一个稳定性,按时给薪水,只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

不需要自己思考太多,就按部就班的做就可以了,因为稳定,所以习惯。

4/不要内耗。

内耗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没必要每次都想着要吃什么才好,穿什么衣服才能让大家满意。

鱼堂主说:去看电影就去看电影,没必要去看电影还要说,啊,我就是因为工作累了,所以要去看电影。???

这是没有必要的一个内耗事情,去看电影就去看电影,一次性完成这个动作,而不是还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要去做这么一件事情。

大事做决策,小事就顺其自然就好了,没有必要找原因做决策什么的,直接点,去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负担。

我是觉得说,当有内耗的时候,已经在说明自己存在一定方面的觉醒,可以放过自己,直接去尝试,直接去做。看反馈,不要自己去内耗,自说自话得不到什么价值的信息,唯有让别人看到了,别人对你说,才有更好的意义。

直接看电影,让自己整个身心放松,回来之后,或许就能够更好的输出内容呢?一根绷紧的弦,是脆弱的,容易折断。

5/不要预测太远的未来

身处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在20岁的年纪,不要去想30岁的事情。不需要在20岁的时候,考虑未来的结婚生子尿不湿的事情。太过遥远,反而没有意义,只会加深自己的痛苦。

让不同年纪的自己,去解决那个年纪的事情。每个阶段的自己,拥有的能力不一样,不要说20岁的你,拥有40岁的能力,还有20年,怎么就知道20年后的自己是怎么样的呢?

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6/行动才是改变的第一步,但改变源于自我认知的提高。

鱼堂主今天说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热爱绘画且天赋异禀的人,迫于生活压力,最终只能成为一名铁匠,专门打螺丝钉。因为他并不知道绘画也能赚钱,而且能赚比打铁钉更多的钱。

这是认知所决定思维层次。打铁钉再努力,也赚不了画家的一幅画。这是不同层次决定的下限。

当认知到了,还要有行动,才能达到改变。内心想得再多,不去改变,就不会效果。只有做下去,才能接收到反馈,再根据反馈,去优化自己。

7/改变是一件微小且持续性的事情。

微小的改变,不容易被自己感知的。有伙伴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自我阅读思考半年后,再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其他人没有那么聪明。

鱼堂主说:这是一个失去焦点的现象。因为太过于熟悉,没有一个反馈的时候,自我微小的改变很难被察觉到,但这并不是没有改变,而是自我没有觉察到。就如同1到100天的坚持,在这中间的坚持,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就觉得没有改变,但踏出边界的那一步之后,才会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改变了这么多。

自我敏感的人,在改变的这一点上,或许会有更好的想法。

在自我成长自我认知提升到一个环境的“报警线”,会突然察觉到,自我和环境的存在着一些不融洽的地方。会发现这个环境下的人,过的是一种程序化的生活,没有想过去阅读,去提高自我。

同时,鱼堂主也说,改变不是接收到一个两个消息就能改变的,就如同不是听一两次分享之后,就能得到永久的改变一样。当接收一个信息,没有及时的处理,过了不到一周,可能就回想不起来了,只是觉得当时说的很有道理,很有用。这时候它其实只是一个信息,没有作用的信息。

在这一块我觉得,需要将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就需要一个能接收这个信息的框架,还有就是需要通过自我的语言,转化分享出来。加深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或许之后会忘记,但所分享的文字,已经记录了此时的状态,在回顾的时候,就会比较简单的拾起来。

8/ 用60分的精力持续性改变,优于100分的精力一段时间的改变。

鱼堂主说:100分的冲刺,往往无法坚持到最后;而用60分的精力,才能带来恒久的坚持。

我感觉在说我自己,在进入合伙人以来,就开始给自己布置了很多的打卡任务,每天都想着去完成,在时间上,就几乎达到了95分,没有太多的自我休息的时间。

自我觉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压力大,性子急,想早日看到成果。但也很清楚,世间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快,就能有收获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一直在劝自己的事情。也逐步在想着改变。

昨天愿生也和我说,可以学会做一下减法。今天线下见面的伙伴也说,我可能对我自己的要求可能比较高。我也不清楚我是不是这样,我还没有真正了解我自己。我只是想着,我现在能做,那就去做,或许这样高强度的事情,做了几个月之后,就能够习惯,或许还能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效率,就能够缩短需要的时间,给自己留出输入和陪伴的时间。

几点反思:

1/ 自己的基础能力很薄弱。在自我介绍环节,说得很简短。没有价值,也没有提问。其实心里是有想说的话,但表达不出来。错失两次让伙伴认识我的机会。

在下一次主题阅读的时候,多学学表达能力这一块的内容。

2/提问能力缺乏,今天下午的分享,我基本作为一个倾听者,不断接受鱼堂主和各位伙伴的高质量内容。没有能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让自己成长能够获得更好方向的问题。这也是后续需要阅读学习的。(T.T要学习的东西果然太多了!)

线下见一面,胜于线上聊天千遍。在一个屋子里聊天,房间里的氛围和真实的气息,完全是不一样的。真人见面,更加能够加深的了解和信任。

期待下一次的见面,期待下一次和各位聊到最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醒合伙人深圳第一次线下交流会的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bt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