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里奥哈红酒的出名,竟然是一场虫灾的功劳?

里奥哈红酒的出名,竟然是一场虫灾的功劳?

作者: 吃酒ChiJiu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2:22 被阅读74次

    现在的里奥哈红酒,是一种国际著名的红酒。

    里奥哈 Rioja ,是一个地名,位于西班牙中北部。

    它的知名度,它的地位,跟法国的波尔多 Bordeaux 、美国的纳帕谷 Napa Valley 、意大利的皮埃蒙特 Piedmont 一样,是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地之一。

    在西班牙人眼里,里奥哈红酒是他们的骄傲。

    周末闲暇时,西班牙人跳着弗拉门戈舞蹈、吃着伊比利亚生火腿,再喝杯里奥哈红酒,那生活真是棒极了!

    但这个葡萄酒产地的出名,却是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

    如果说,波尔多的出名,是当初作为女王外嫁英国皇室的嫁妆,美国纳帕谷的成名,是凭借一场稀里糊涂的品酒会。

    那么,里奥哈的出名,靠的是一场虫灾。

    让郑小獭我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1

    历史悠久

    西班牙里奥哈,这个地方酿葡萄酒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可谓是历史久远!

    公元前11世纪,腓尼基人就在这里开始种植葡萄了。

    到了公元前后,古罗马人叱咤欧洲大陆的时代,里奥哈也是罗马兵团红酒的供应地。

    中世纪时,里奥哈成为一条朝圣路线的中转站。

    这条路线叫圣地亚哥之路,举世闻名,终点是西班牙西北的城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Santiago de Compostela。

    传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各 Saint James ,安葬于这座城市,于是,成为基督教的三大圣地之一,每年过来朝拜的人群络绎不绝。

    里奥哈的首府洛哥洛里奥 Logroño,成为朝拜者们往返歇脚之地。

    教徒们朝拜完后,返程途中,会在里奥哈带点红酒回去,就像我们出去旅游,喜欢买些当地的土特产。

    即使当时,里奥哈人还是用脚踩葡萄酿的酒。

    不过,当时的里奥哈红酒,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过于普通,顶多算是一种有特色的地方酒。

    2

    致命的虫灾

    时间转眼到了1860年代。

    谁也不知道一种小虫子,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这种虫子叫根瘤蚜虫 Phylloxera ,从美洲坐船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大陆。

    十几年后,有人感叹说,都怪当时的欧洲太落后,没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不然,这种小虫子就会被禁止登岸。

    不过,为时已晚。

    在美洲不起眼的根瘤蚜虫,一到了欧洲,才显示出它们的厉害。

    那真是一个所向披靡!

    竟然,能够杀“人”于无形之中,跟传说中的六脉神剑似的。

    当时的欧洲人一看,葡萄树明明长势良好,却无缘无故的大片大片枯萎死亡。

    因为这种虫子长在土壤里,喜欢“吃”葡萄树的根部,使得葡萄藤因伤口受感染而死。

    直到几年后,欧洲人才发现这场灾害,是由根瘤蚜虫所引起的,但他们依旧是束手无策。

    最无奈的时候,他们甚至用“屠园”(一把火烧了整个葡萄园),来制止虫害的传播。

    但还是没用,整个欧洲大部分的葡萄园“沦丧”,至于法国几乎“全军覆没”,葡萄树大批大批地死亡,就跟灾难片里的“世界末日”似的。

    有“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波尔多,那时候真是“惨绝人寰”。

    你能想象,拉菲酒庄的庄主,对着颗粒无收的葡萄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画面吗?

    实在是太惨了!

    这场虫灾在欧洲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890年代,各地葡萄藤嫁接上美洲砧木,才算结束。

    3

    吓惨的波尔多人

    尽管,欧洲绝大部分的葡萄园都已“摧毁”,但欧洲人喝酒的习惯却没被“摧毁”。

    那时,大英帝国的上流社会,流行喝法国白兰地和波尔多红酒。

    但白兰地的产地干邑地区,葡萄园早已被虫子“毁灭”,偌大的地区,竟然产不出一瓶白兰地来。

    在干邑酒农们的一片哭声中,英国人无奈地投入苏格兰威士忌的怀抱。

    无意中,苏格兰人发了“虫难财”,开始了威士忌在世界上的风光岁月。

    而原本富地流油的白兰地酒商们,只好走上高楼,一个个“下饺子”。

    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波尔多的酒农酒商一看,白兰地商人的“下场”,本已被虫子吓得苍白的脸,立即,变得跟石灰一样白。

    “赶紧找幸存的葡萄园呀!”

    找来找去,终于在山的另一边,看到了希望。

    先前探路的人摇着旗子,朝他们呐喊,“这里还没沦陷,这里还有幸存。”

    原来,比利牛斯山的那一头,还有一个地方,叫里奥哈。

    那是一个V字形的山谷地带,两边的山脉夹着一条河,河流冲击的平原上,葡萄们还在沐浴温暖阳光。

    “那还等什么,快走吧!”

    平时高傲的波尔多名庄庄主、酒商、酿酒师,开始奔向西班牙。

    4

    建设“新家园”

    本来,里奥哈的酒农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有事没事,跳跳舞、喝喝酒,遇到朝拜旺季,卖点纪念酒,小日子挺好!

    当地的一些酒庄,做着不温不火的生意,赚钱小钱还是轻松的。

    没想到安静的日子,被波尔多人打破。

    里奥哈人一看,这些过来的法国人,不仅拖家带口,还一车车地搬运物资,走进一瞧,“我去,竟然是酿酒设备。”

    这还不算,他们还见识了波尔多酒商们的豪气,“这块地,我要了”“那块地,我全包了”。

    大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气魄!

    这还别说,在接下来的新家园建设中,一座座现代化的酒庄拨地而起,一片片规模化的葡萄园蓄势待发。

    下图是当时最大的酒庄之一,the CVNE winery

    里奥哈人看得傻眼了,工厂化的种植、流水线的运作、机械化式的生产,连酿酒师尝酒的姿势都如此性感 。

    于是,一批批里奥哈年轻人,加入到波尔多人队伍,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酿酒方法。

    这个跟着“1855”二级庄的酿酒师,学发酵酿酒,那个跟着格拉夫名庄的酿酒师,学橡木桶陈年。

    紧接着,一桶桶葡萄酒,分别贴着“拉菲”“玛歌”等波尔多名庄的标记,送往波尔多。

    下图,里奥哈火车站纪念遗址

    波尔多人也终于可以笑着跟英国人说,“放心,放心,波尔多的品牌、波尔多的技术,只是 ‘made in 里奥哈’ 而已。”

    他们还凑到英国人耳边,捂着嘴说,“葡萄酒品质,您放心,绝对OK,我们就看重那里的劳动力、土地便宜。”

    “您对外就说,这是波尔多产的酒,这不,我价格还给您便宜20%,这部分的利润全归您。”

    在一片心照不宣的欢声笑语中,波尔多红酒继续在大英帝国畅销着。

    劫后余生的波尔多酒商,继续赚个钵盘满盈,尽管,欧洲的虫灾还在持续着。

    5

    里奥哈时代

    1890年代,随着欧洲各个葡萄酒产地,陆续“换成”能抗虫害的美国砧木。

    三十多年的根瘤蚜虫灾,终于宣告结束。

    这些酒商大资本家、酒庄大老板、知名酿酒师,逐步返回波尔多。

    在一片“外资撤退”声音中,里奥哈人开始接手或购买,这些的酒庄和葡萄园。

    当初稚嫩的年轻人们,喜欢用崇拜眼神看着波尔多酿酒师,三十年后,早已成为一个个老师傅,时不时还会指点波尔多人几句。

    就像现在的德国老爷爷,遇到老伙计会感叹,

    “当初我们去投资的时候,那里的人还穷得叮当响,没想到三十年过去,他们竟然买下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奔驰,接着,他们还要买玛莎拉蒂和阿尔法!”

    是的!

    因为里奥哈人同样是勤劳的,也是爱学习的。

    所以,里奥哈崛起了!

    6

    G2

    当波尔多外资从里奥哈撤退,世界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里奥哈。

    原来大家眼中的“Made in Rioja 里奥哈制造”,变成了“Designed in Rioja 里奥哈创造”。

    里奥哈红酒并不输于波尔多红酒,有些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些酒庄推出“里奥哈严选”系列,性价比超高,提倡“好的红酒,没那么贵”,“我们家的酒庄里,原来酿的是龙船、麒麟、雄狮、鲁臣世家名酒”。

    还有几家里奥哈酒庄坚持自力更生,在波尔多人蜂拥而至时,吸纳了一批波尔多知名酿酒师。

    同时,消化了他们的技术,打造出了一批类似“哈为”的里奥哈自主品牌,并在新一代的橡木桶陈年技术上,不时被波尔多人打压。

    自此,里奥哈红酒在世界上开始成名。

    当时的人们,还煞有趣味地取了个名字,叫“G2”。

    一个是波尔多红酒,一个是里奥哈红酒。

    许多年后,里奥哈的大人们讲起当年的成名历程,总要谢谢一种虫子。

    虽然,小朋友们常常听得不以为然。

    他们觉得,里奥哈本来就是这么繁荣有名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里奥哈红酒的出名,竟然是一场虫灾的功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b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