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主义》

作者: 果壳之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1-04 20:34 被阅读0次
大前研一认为成为专家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专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顾客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可几乎所有对专家的定义,都把焦点放在了知识和技能上,却偏偏忽略了顾客的存在。当把自己或公司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时,客户价值反成了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牺牲品。

二是无论前提条件怎样变化,都有能力为客户解决问题。只能处理例行性事件的人不是专家,而只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处理非常规、非程式化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专家。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一个人要成为专家,他必须掌握四种能力,分别是先见的能力、构思的能力、讨论的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

先见能力就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能比别人更快地看到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六个步骤,1.打破自己惯常的心智模式,要洞悉变化,就必须能抛弃先例,有意识地质疑自己的经验和常识。2. 享受变化,把变化看作是常态,甚至是机会,而不是看作敌人。3.能接受必要的失败,对新变化和新趋势的正确态度是,快速试错,然后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4.保持积极的紧张感,主动去寻找变化的蛛丝马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趋势的显现。5.对事业倾注全力,时刻关注和思考自己的事业,自然也更容易发现各种变化的趋势和征兆。6.磨练直觉,要产生靠谱的直觉,就必须不断抛弃老经验,积累新经验。 专家的第二种能力:构思能力。比别人更早预见未来之后,专家还得有把蓝图变成现实的能力,也就是能把头脑中的洞察落地,变成一步步可执行、可操作、可实现的细节和步骤。从具体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入手,不断试错,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然后逐步摸索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专家的第三种能力:讨论能力。要养成“问题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讨论必须符合逻辑;讨论中要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学会倾听,因为背景、经历和立场的不同,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视角,而不是真相。
专家的第四种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我们必须形成一种观念,不要把真理的反面看成谬误,它可能是另一个真理。然后需要养成从相对立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我们思考问题时当然最好能兼容并蓄,而不是非此即彼。 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给专家下一个定义,以及告诉我们专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而是为大家构思出了一步步可执行、可操作、可实现的成为专家的细节和步骤,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为专家的途径。

相关文章

  • 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这本书,对专家进行重新的定义,需要有四种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 第一、 先见...

  • 专业主义

    9月15日上课,校监许主任艾特两位班主任,要作班级考勤总结,要求未按时出勤的学员做合理建设性且详尽的说明。 为什么...

  • 专业主义

    要想取得成功,先要企盼成功,对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充满自信。与此相同,如果在自信的背后没有好奇心作为助推器提供动力,是...

  • 专业主义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

  • 专业主义

    第一,自己不熟悉的,那就多榨取熟悉的同行的知识 第二、具备搜商能力 第三、对方逻辑,有层次、框架、主题 ...

  • 专业主义

    西方社会学界对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的研究显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位,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

  • 专业主义

    1)未来的公司或组织都是合伙人制 2)人们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造财富 3)以前人们无法这样做,因为兴趣和特长创造不...

  • 《专业主义》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听到专业二字,做研究是否专业,工作是否专业......专业体现在方方面面,但专业究竟是什么...

  • 《专业主义》

    文/美遇生活美学 什么是专家? 我们通常都认为,所谓专家则是: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是擅长某项技术的人则可...

  • 专业主义

    现在好多人都把兴趣逐渐变为职业。做一件喜欢的事情,那就不会觉得累了。 比如说:有人喜欢写作,有人喜欢演讲,有人喜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cd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