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杨志鹏
散文——我的大学散文——我的大学
散文——我的大学
散文——我的大学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我已经大学毕业30年了,一个当年风华正茂的帅小伙子,已经变成鬓角斑白的半大老头了。
前几天,听说学校要举办建校40年校庆,邀约各届校友回忆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便重新拾起尚未干透的笔头为我的母校写几句回忆。
下笔之前,思量好久,究竟起个什么题目呢?我便想起了读过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大学”。我想既然要对自己的大学写文字,题目又不好起,干脆斗胆起个与伟大作家一样的名字就叫“我的大学”吧!
我的大学叫咸阳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咸阳师专。经过四十年发展现在改名叫咸阳师范学院。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她是我的大学就对了。从个人感情角度,我还是喜欢叫她“咸阳师专”,因为,这个名字更能勾起我对当年大学生活的回忆,更能勾起我们80年代大学生对自己已经逝去的芳华的回味。
说起“咸阳师专”不由得想起当年上学时,为举办班会在咸阳市买东西开票时的一个笑话。当年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到人民路上一家商店为举办班会买东西,买好东西后,要写个发票好给同学们有个交代。当时,售货员问台头写什么?我们说“咸阳师专”。她说:“是否咸阳市砖瓦厂?”我们一头雾水,“怎么这么大一个大学竟然有人不知道”!后来经过我们再次解说她才知道咸阳塬上还有个大学叫“咸阳师专”。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可是它是一个冷笑话。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我都笑不出来。说明当年我的大学位置确实偏僻,声名确实不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位置偏僻,名声不大的学校,她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正是由于有了她三年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才为我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征程,书写人生的美好未来积累了第一桶精神力量和知识储备。鉴于此,我也要为她回忆一下。
我的大学确实上的不容易,不怕见笑,我是经过三年高中补习才最终考入咸阳师专的。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上大学时候的情景。那是1988年的秋季,父亲和我一大早就坐上了开往咸阳的班车,经过近乎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咸阳市汽车站,在哪里早早就有来接新生的校车,大巴拉人,卡车拉行李。坐上学校的车经过约20分车程,汽车上了一道坡上到咸阳北塬上,又沿着一条水渠岸(后来知道那水渠就是咸阳北防洪渠),走了一段经过一个了小桥,我从车窗伸出头看到了一个有两扇用钢管做成的仅能过去一辆大卡车的大铁门,门框是两个用砖块砌成裹着水泥的墩子。那就是我的大学的校门。进入校门汽车绕过一栋紧对着大门的四层大楼(后来知道那就是我们的教学楼,据说现在这栋楼还在使用是实验楼),停在了一栋有着穹隆型大顶的建筑物前(后来知道那就是我们的饭堂),据说,原来的饭堂还在使用。下车后,有高年级的学长领着我去注册报到,又带着我去宿舍。记得当年学校的宿舍在饭堂的东面有两栋五层的楼房,一栋男生宿舍兼单身教工楼;一栋女生宿舍兼教学楼。我当时被分在了881班,我们的宿舍在男生楼的212室。我们的宿舍住了8个同学,上下铺架子床,屋子中间摆了一张带着八个抽斗的长条桌。学长领我到了宿舍,我占了一个靠近窗户的下铺。收拾完行礼,学长又给我预借了饭票,领我们去饭堂打了饭,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三年师专生活值得回忆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留在记忆里就那么几件。
1.我当班长了。
说起当班长纯属偶然。从小学到大学自己当的最大的学生官也不过是个小组长,没想到,刚一上大学自己就阴差阳错的当上了班长。
我当中文881班班长还有个楔子。记得刚到教室的第一天,我们自由搭配在教室里落座后。班主任杨勇老师,站在讲台上,望了望大家,说到,我先临时指定几个班干部,也许是老师看我面相老实,我最先被指定为生活委员。别看小小的生活委员,在当时手里的权力还是不小。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我们当年上师范学校,每生每月有30斤粮券,24块钱菜券。生活委员第一件事就是从学校总务科领回全班同学的粮券,菜券。再按人分发给每一位同学。当生活委员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先与其他同学认识;二来可以先接近老师啊。鉴于以上两点,再加上班主任老师的赏识,我就势接受了。在当了近乎一个月的生活委员后,班里要民主选举班长,记得当时选班长是在一个晚自习上,大家投票选举。选票统计到一半后我有事出去了,没想到再次回到教室,统计的结果我的选票最多,这样我便当上了自己学校生活中的第一次班长。现在想起来,也许这是一个偶然,但是,又是一个必然。说是偶然,因为,我没有想到自己的选票会比其他同学多;说是必然,我想这与我被指定为临时生活委员为同学们服务,我的名字先于其他同学被记住吧!反正我当了咸阳师专中文881班的第一任班长。我在班长岗位上为同学们服务了两年,到第三年我们宿舍的老四魏同学接任了我。我本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见了不管生人熟人就脸红的人,更别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了。可是,自从当了班长后,我不但敢在同学们面前讲话了,而且后来,居然还当了一段中文系分会的纪律委员。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再后来我参加工作后竟然也阴差阳错的成了一名小公务员,而且居然还成了一个小单位的领导,并且期间还当过一段管纪律的干部。我想这也许与当年的咸阳师专学生干部的成长经历有关吧!反正不管何原因,我都要感谢三年师专对我的培养,更要感谢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教育一线的我的大学老师们!
2.班主任老师是我们的大哥哥。
大学三年我们经历了2位班主任,现在我还能清晰的记得他们的名字和模样。一位是大一到大二的班主任杨勇老师,一位是大三的班主任李玉悌老师。杨勇老师我们经常联系,李玉悌老师多年未见过面,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好吗?杨勇老师长我几岁,比班里年龄最小的同学也大不超过七八岁。杨老师教我们现代文学,他上课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课堂上,对我们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像个老师。课外,有说有笑,经常和我们在一起谈论生活,谈论家庭,谈论未来,他喜欢打排球,经常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有同学甚至不称他杨老师,直接喊起“杨哥”。以至于他的宿舍后来竟然成为我们自己做饭的小食堂。春天我们几个同学在学校外面的麦地里挑回荠荠菜,杨老师提供鸡蛋、油、面粉、调料等,我们一起包饺子,度周末。现在想起来,我的心里还是乐滋滋的!杨哥不光是和我们一起度周末,他还和我们一起去春游。记得有一年的春天,全班同学集资,我们一起租车去西安东郊的鲸鱼沟春游。在鲸鱼沟杨哥和我们一起划船、一同戏水、一起钻竹林、一同穿羊肠小道……那样没有老师和学生距离其乐融融的师生情我自今还念念不忘。
李玉悌老师虽然外表看起来一副严肃相,但是,他对同学们的心却总是热乎的。用一句俗话说:就是面冷,心不冷。记得大三时,学校组织各班级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教学楼与宿舍楼中间的一大片场地,各班都分有一块场地要移除土方和建筑杂物。李老师带领同学们用学校的架子车,一车一车的清理。当时,男同学挥动撅头挖土,女同学紧握铁锨拆土;男同学架辕拉车子,女同学在后面用劲掀车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不偷懒,有的同学手磨破了也不愿歇息。那样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那样的老师同学感情,值得我们永久的把它珍藏。
中文系除了两任班主任外,还有辅导员纪德荣老师,纵瑞林老师,系主任李道尧老师,文艺理论的刘曼老师,现代汉语的张文元老师,古代汉语的任福禄老师等。教我们写作的宋成德老师,我要重点提一下,他教我们写作很认真负责,改同学们的作文比中学老师还认真。记得当年我的作文总是被宋老师用红笔圈圈点点的改了好多,宋老师改一遍,我按照老师改的再从写一遍,有时一篇文章要这样反复2.3遍。最后,宋老师还会对每篇文章打分,记得当年我的的最高分也就是80多一点。朱亚萍,李熳,王渭清等同学的文章经常得高分,宋老师还会把她们的文章读给全班同学听。每次写作课上完自己都会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先是脸红,心跳加速,最后干脆低头看其他书。
但是,正是由于有了像宋老师,杨老师,李老师等一大批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平易近人的我的大学老师们的艰辛付出,才是我们的三年大学生活没有白上。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
三年大学生活,要回忆的很多很多。要感恩的也很多很多。
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对我的大学的感恩之情和美好回忆。
我想借用一首军歌,勾起我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对我们的大学——咸阳师专的回味,来结束对我的大学的记忆。
还记得那年入学报到吗
还记得第一次踏进大学校门吗
还记得校门前的朝阳沟吗
还记得校园后面的大土丘吗
还记得我们入学后的第一次军训吗
还记得学生食堂我们围在一起蹲着吃饭吗
还记得为了班集体荣誉我们在篮球场上拼命吗
我们曾经一起上操
也曾经一起春游
我们曾经一起喝醉
也曾经在月光下畅想未来
我们曾经一起在图书馆熬夜
也曾经一起在操场漫步
我们曾经梦想当一名好老师
也曾经发誓要报效社会
同学啊同学
我们美好芳华年代
就这样在我的大学里充实的流逝
我怀念我已经逝去的芳华青春
更怀念我的大学生活
我要为我的大学祝福
祝福一个四十岁不惑的中年学校
在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征程上
更加蹄疾步稳
越办越好!
2018年5月于杨凌农科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