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和同学聊天,说起回家和父母相处时间长了会烦,
我:怎么会呢,烦是怎么定义的呢?
她:就是彼此都不舒服,你要是回家和父母待不了几天就会烦的。
我:你不是我怎么认定我会烦呢。
她:我认识的你就是这样的。
我:你眼中的我并不是我的全部,只是你我相处时,你想记住的一部分,至于我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我父母对我的态度,你都不了解,怎么能判定我们会烦呢。
回到家里,我们仨口人会有彼此协作,一起沟通,自处的时间,会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说出来,如果想一起就提前定好,如果不想参与也说出来,这样彼此一天的时间和事情都是安排好的,相处下来当然会有分歧,但不会觉得烦。尤其是父母,年纪都大了,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认知和看法不同很正常,只要能沟通清楚了解彼此就好。
她:那我收回我的话。我的性子急,回到家里会有很多事情要自己来安排,做的不顺了就会发脾气,父母总会盯着我,我就会觉得烦。
引发我思考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一部分是自己的事情,一部分是和别人协作的事情,能尽量做的就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让这部分自己可控的按照进度继续下去。与人协作提前沟通,界定好边界并确认好分工,尽量让自己的部分提前筹备出来,这样也好及时沟通推进。两个人的认知是无法完全同频的,一定有认知差,多沟通尽量缩小,并尊重彼此间的差距。
一件事情能做到多好,常常要看一个人用什么态度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