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0575/4c6f0eae00e950ef.jpg)
一些被认为无足轻重的原因却往往决定了事情的走向和最终结果。
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判定向来是动态的。环境和时代的不同,同一件事可能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换到今天,我想很多人会选择坚守在“体制内”,享受体制带来的没有压力的福利和荣誉,而不会像当年那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前途未卜却以为可以创造人生价值的创业中。那个激情四射地为理想而奋斗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
对一个人的职业判断同样是随着环境和时代的不一样而不一样。
排开性格、习惯这些个人因素外,一个人的品性与家庭和生长环境有着巨大的直接联系。在我的主观意识里其实是存在着一种偏见的。这种偏见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天生就主观地存在于大脑里的,它是很多见到或亲身经历过的案例作支撑的结果。
当然,尽管见到不少案例,但它仍然是偏见,因为也是有例外的。
我的偏见是我认为:“家庭及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职业行为”。
因此,我会在企业招聘员工的实践中坚持一套被自己主观偏见挟持的标准。并且,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我的概念里,一个普通家庭中长大的人是比条件太差或者太好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人更适合我们企业。我理解的“普通家庭”,指的是有尊严并不为生计过多发愁的家庭。我认为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人既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又有想要做得更好的动力。因为生活没有那么艰难,不太会有为五斗米折腰的机会(不是不会,是没机会,或许所有人都会,只要到了某种环境,就可能有机会碰到要面对五斗米诱惑的机会)。又由于生活没有那么惬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同时还保留着继续奋斗,不安于现状的雄心和动力。
除此之外,其他背景,不管是在太好还是太不好环境下成长的人,过于都不太适合我们这类普通企业。
经过半年多的接触交流,我是认为自己即将说服的两位实习生正是我心中适合留在我们企业的人……
早安,六月二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