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人生关键字】系列征文第八【诚】主题征文
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夏日的雨总是来的那么突然,一般很快就会停的,但是这场雨下了很久却没有一丝要停的意思。
村中心有个小卖部,是九十年代男女老少聚集的场所,简易的木制门槛旁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她名叫小玲,村东头陈源家的三丫头。家里人没人管她,一个人在外面玩,下雨了她就躲进了小卖部。小卖部里的东西都杂乱的堆放着,有些滞销的东西上都落了厚厚的一层灰,老板也不介意,不会专门去擦拭。
小玲在这里待的百无聊赖,期间老板给过她一颗糖,糖吃完了,糖纸没舍得丢,小姑娘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还经常把捡来的糖纸整理的平平整整的放在小盒子里收藏。
天慢慢暗了下来,雨也渐渐小了一点,小玲怕待的太久了回去挨骂,就冒着雨冲回了家。本来家也不是很远,三百米的样子,小孩子跑几下就到家了。但是雨下的还是有点大,跑到家里头发衣服还是湿了。小玲的妈妈金花一边帮她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边问她:下这么大雨,去哪里了?
小玲怕妈妈说她,鬼使神差地说:去了奶奶家。
金花注意到小玲手里的糖纸,问是谁给的,小玲说是姑父给的。因为中午在外边玩的的时候她看到姑父和姑姑一家人去奶奶家走亲戚。
金花的火气噌地一下就起来了,这么大的雨还把孩子赶回来,真的是没人性。等雨停了就去奶奶家大闹了一场,说是为了这事其实也不完全为了这事。
陈源是家里的老大,和金花生了三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时代,不光村里人看不起,在自己父母那里也低两个弟弟一等。有活都是让他们干,有点吃的总是躲着他们吃。为此金花没少和婆婆生气,人谁都不傻,一次两次别人不在意,次数多了谁能做到一直不在意。在家金花也没少对着陈源抱怨,但是作为夹心饼干他也解决不了这个婆媳矛盾。
当天晚上小玲的姑父来到了小玲家,看到姑父小玲心虚地躲在了角落里,但是还是被拉到了大人面前。姑父说,我们下午都没看到她,如果看到她肯定不会让她一个人就这样跑回来的,小孩子估计去了哪里不好说。
确实,躲雨的地方和小玲奶奶家就差几步路,她宁愿在小卖部躲雨都不愿意去她奶奶家,可能这么小的孩子也能看得出大人的态度好坏。姑姑和姑父过来走亲戚,一般小孩子都喜欢在这个时候凑过去,蹭点好吃的。但是小玲知道也许去奶奶家连个糖都拿不到,明明姑父到奶奶家走亲戚都是大包小包的拎过来的,奶奶都会先藏起来后面再慢慢地给孙子孙女们分了吃。
小玲和两个姐姐是从来没有被分到过,小小的她们也争气,一般不会去那里讨食。偶尔碰上奶奶分东西,不分给她们又不太好的时候,奶奶就一脸不情愿地拿给他们一点,还给她们讲,这个东西有多好多好,是什么河北的姑奶奶给的。
她们就很好奇,河北的姑奶奶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这些吃的都是从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来的。当然小孩子也不会去深究,而且难般能吃到一次,再好吃也记不了多久。
姑父还在安抚小玲妈妈的情绪,小玲在旁边低着头摆弄着那张糖纸,揉搓的多了,糖纸上红红绿绿的颜色都渐渐揉掉了,只剩了一张透明的玻璃纸。
小玲妈妈觉得自己女儿说谎在先,也渐渐没了开始的气势,送走了姑父,转身又问小玲:这糖到底是谁给你的?
都到这份上了,小玲就更不敢说了,干脆就紧闭双唇,摆出一副榔头都敲不开的样子。金花只好作罢,也不再追问。
这件事过去了好久小卖部的老板才知道自己给孩子的一颗糖引起了这么大的误会,也跟金花说,是我没留意小孩子自己跑回去了,要不我就把她送回去了。
大人的世界小玲也是看不懂,如果送,老板早就可以把她送回去了,她可是在那里等到天都快黑了才跑回去的呀。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都渐渐忘记了这件事,只有小玲记得,因为这张糖纸告诉了什么叫诚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