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诗意的生活”也是需要成本的。
比如喝茶,茶有品质优劣之分,高级龙井与粗茶茶梗味道自然不同,诗意是否也有差异。
读书自然是诗意生活,但书也千差万别,低级媚俗之作,读了是否也是破坏诗意的一种行为。为了生活疲于奔命顾不上读书喝茶,与诗意是否也相违背。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从容喝茶,笑看风云,是否也需要有钱有闲。如果正好都有了,想的却是钻营投机取巧,一脸的筹谋,一脸的虚情假意,一脸的附庸风雅。这样的诗意是否也透着商业与官场的强势。
说到商业,我忽然想起了资本包装下的茶室,异常优雅的环境,花费了很多巧心思的布置,一看就是大师的匠心。疏竹掩映,小桥流水名花,自然也有名画的垂挂,更少不了宋代的“官窑名器”。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冬天不冷,盛夏清风徐徐。在这样的雅舍品茗参禅,恐怕连唐代的茶圣陆羽都羡慕不已吧。但这样的茶室,钱包不鼓到爆的人是无福消受的。
在这样的茶室喝茶,喝的是富贵,喝的是雍容,喝的是讲究,喝的是地位,喝的是交易,喝的是人脉,至于诗意恐怕早变了味道。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我们还是来欣赏一首苏东坡的煎茶诗《汲江煎茶》吧。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杨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苏轼写这首诗时,被贬儋州,政治上的打击并未使他一蹶不振,他依然保持着平和沉稳的心态,泰然处之,借助自己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不平和抑郁,在失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亲临钓石取深清,活水还须活火烹,没有雅舍,唯有山野草亭,茶叶未必是名茶,但他却品出了高远的诗情。
苏轼的生活算是诗意的生活吧,他却根本无需成本,如果非要说有成本的话,那也是失意的成本。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胸中无诗,即便有高雅的茶室、名茶,恐怕也与诗意无关吧。
其实故意的标榜,刻意的吹嘘,故弄玄虚的仪式与真正的诗意相距甚远。
最后我们还是以苏东坡的词句作结吧,“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精致的生活未必就是诗意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