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带着大不列颠的傲气

作者: 英特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8:11 被阅读0次

英国当地时间2020年1月31日23点,英国正式结束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成为第一个脱欧的国家。

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电视讲话:“今天晚上我们将离开欧盟...这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一个开始。这是黎明破晓,我们伟大的国家大幕升起,即将上演新华章。”

英国脱欧了,我认为这是英国人的性格必然。

生活在英伦三岛上的人,骨子里有一种傲气。这傲气,来自于几千年来远离大陆的特立独行,来自于与欧洲各国的分分合合,来自于百年日不落帝国的荣耀。

很多英国人喜欢并享受这种孤独和傲气。

纵观历史,英国人和欧洲大陆并不融洽。大不列颠民族有过多次“脱欧”的经历,并从中获得了荣耀和发展。

1、宗教的脱欧

1533年,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国王为了和王后离婚,娶私通的侍女安妮-博林,与罗马教皇闹掰了。英国人干脆正式宣布和罗马天主教会彻底决裂,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禁止英国教会和罗马教皇来往的法案,颁布了《至尊法案》,确立了亨利八世为英格兰新教的领袖,实施英国宗教改革,宗教上全面“脱欧”。

宗教改革后的英国,经历了新教、旧教、清教的短时期冲突,经历了血腥玛丽等几次反复折腾,很快回到了理性和秩序。

英国王不仅从这次脱离罗马教皇中获得了骄傲和荣耀,也让英国在短期混乱后得到了几百年年的大发展。

因为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不再参与欧洲各教派的争斗,国内出现了安定和平,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到海外掠夺。

英国的宗教改革使得天主教会的财产和土地等巨额财富在英国各阶层流通起来了,从而催生了英国的中产阶级,建立了程序、公平和宽容的社会体制,涌现了大批人才,刺激了英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2、战略脱欧:光荣孤立

1880年代,欧洲各大国纷纷结盟,争霸欧洲:德奥意形成三国同盟、法俄日于1892年签定协约。

然而,英国却独辟蹊径,置身结盟热潮之外,内强国力,对外协调斡旋,同情独立,保持自己的自由。英国战略和外交上自我孤立,努力扮演一个制衡者的角色。当时有加拿大政治家赞许英国是“光荣孤立”,英国自己和世界很多人都赞同这个定义。

英国在20世纪初一直奉行这种光荣孤立政策,在一战中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但在二战却没甚作用,反而被希特勒利用,吞并波兰,侵占欧洲各国,一路打到了英吉利海峡,几乎占领了除了英国和苏联的全部欧洲。丘吉尔首相虽然骄傲不屈,但最终也不得不靠与美国、苏联、法国等同盟作战,才战胜了德意法西斯。

英国在二战中赢得了不屈不挠、独臂支撑西欧的荣誉,但也需要深刻反思,如果当年早一些团结欧洲各国共同抗击德意法西斯,也行能阻止灾难。

战后英国虽然没有明确放弃孤立思维,但也半推半就地加入了欧洲共同体。因为,英国人没有从二战胜利获得欧洲领袖的地位,相反,他们需要联合欧洲列强抗衡老大美国。

3、这次脱欧

本次脱欧,是英国民族性格使然,也是欧洲形势使然。

性格上讲,英国人从在海上讨生活时,就养成了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性格。他们喜欢这种孤独,并且从个人性格演化到了民族性格,发展成傲视群雄的日不落帝国的优越孤独,成了他们的国家性格。

二战后为了抱团抗衡美国,英国与欧洲合作。然而欧盟并不太平,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后,欧债危机、意大利希腊危机、中东难民问题,等等,让人焦头烂额,英国和欧盟各成员国产生严重分歧。

孤傲的英国人,不愿意和这些“穷亲戚”为伍,人民要求脱离欧盟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自信地认为,甩开欧洲,英国自己能够另辟蹊径,阔步前行。

约翰逊首相的讲话,反映了英国人的脱欧梦想:

“50多年后,欧盟的发展方向已经不适合英国......一定程度上来说,脱欧也是利用新的力量,重新夺回的主权,来实现人民投票所支持的变革之时。”

“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最大规模基础设施复兴的来临,我们将把希望和机会传播到英国的每一个角落。”

希望英国脱欧之后能够成功,成为多极世界的一峰,而不是脱欧向美,更不会混乱、失控和沉沦!

愿各国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平等合作,愿世界更美好!

(个人观点,无学术价值,仅供娱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脱欧,带着大不列颠的傲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jx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