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为师,亦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同时,也影响着自身威信的树立。
我想,教师自身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好的事情,再怎么要求学生,苦口婆心,也无法让学生去做。学生不会单单听从老师言语上的要求,更会效仿老师行为上的表现。
今天中午看午休,迟到了两三分钟,小跑进班。一学生突然说“老师,你迟到了。”其他学生也跟着附和。我开口搪塞学生“是的,老师迟到了。在楼下等电梯等得太久了。”“为什么你不爬楼梯呢?”“借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让身为老师的我无言以对,羞愧难当。
是阿,迟到了。解释什么呢?为什么不爬楼梯?因为和很多老师一起等电梯,觉得无所谓?有时候,我们容易受身边的人影响,而且最易受懒的行为影响。
一个迟到的老师,凭什么理直气壮的要求学生按时到校?让学生遵守校纪班规,最好的方式是老师用言与行去执行与维护,缺一不可。
让学生去做一件事,老师首先要自己去做。放学后,我在读书角看书,一同学过来,询问过后拿过我的书,看了看封面,说“看它干嘛,你上的课比他好,不用看啦。”我说“来,快还给老师,老师没什么时间可以看书。”她把书还给了我,我说“要珍惜时间,多多读书。”女孩到旁边的流动书架拿出一本书,坐在旁边,安静的看起了书。一看,就是半个小时。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看书,学生也会自主端起书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从教师自身阅读开始。让阅读,成为师生共同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