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水有味是竹香

古水有味是竹香

作者: 时宜小姑凉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3:06 被阅读13次

文/时宜小姑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诗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也是广宁人代代相传的诗句。广宁作为竹乡,竹子对于村民们至关重要,尤其是老一辈的村民,在广宁尚未发展城区时,竹子更是随处可见,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水人更是靠着独特的资源,利用竹子而谋生。尽管随着行业的多样化,通过竹子谋生的人越来越少,但古水随处可见的竹子和清淡的竹香还是古水人最深刻的记忆,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根于斯。

大巴出发

参加第二次环协下乡,其实心里也是百感交杂,毕竟若作为一个组长参加下乡,我内心是拒绝的,因为在下乡队这个队伍,每一位组长需要承担的东西都太多。作为组长,尽管有自己得力的组员,但他们更像是我们坚实的后盾,而组长就像是将军,一位孤军奋战的将军,拿着长矛,冲在所有人的最前方,不能退缩,而遇到危险时,又常常孤立无援。这种感受是其他队员包括队长也不能明白的,只有组长们,深切体验过,才心有体会。当然,我也算是几个组长里面比较幸运的,因为调研组的每一个组员都由我亲自面试,组员的能力、性格都经过我自己的深思熟虑,也就是说,最先了解这个小团队的人是我,我可以带着无畏的勇气去和这群身怀绝技的“车友们”一起奋斗。

这次下乡住在古水中心小学,宿舍的背后就是昌隆竹业,古水最大的竹子加工厂。我们每天清晨六点半起床,走出阳台,就能听到加工厂细碎的作业声,与白天的作业声相比,清晨的工厂仿佛更害怕打扰这清晨的宁静与祥和,零丁几个的工人在悄悄地准备开工。清晨的竹味是最浓的,不是正在生长的淡淡的竹香,而是竹子经过烘烤、晒制后散发的浓郁气味,味道比较特别,但我想,它也是香的,一种大自然的香味。

工厂的竹子

调研组今年非常幸运的能够以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再也不用像去年那样子,行千里路,取西经书。三辆电动车,六个人,我们去了十二条大村,而在蒙坑又不知经过了多少条小村,骑骑停停,不敢错漏每一家工厂,经历过国道纷飞的尘土、热辣辣的太阳、飞快的货车,也经历过行人车辆稀少的小小乡路,享受着竹荫与山体的清凉,欣赏着属于乡村的大自然的美感。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对不起调研组的组员,因为调研组都要外出调研,和其他组交集比较少,很难和他们一起玩,而调研组的组员都非常有趣有能力,别人也很难看到他们自身的亮点,我们只能自己玩,庆幸的是我们自己玩也不错,我们有我们的小秘密。作为一个很护短和很有领地意识的人,总觉得调研组的每个组员都只能我来欺负我来护着,虽然经常欺负大家,但是你们是我下乡中最重要的人。

车队外出调研

调研的工作比较枯燥乏味,而外出调研更是前篇一律。在做调查问卷和访谈时,尽管明知道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还是要假装不知道,一个个问,一个个答,希望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而且也要收集充足的数据,以此支撑我们的调研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调研组是最见多识广的,走街串巷,深入工厂,不仅能了解整个竹子行业产业链和流程,还能体验人间的酸甜苦辣,看着工人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汗如雨下,看着他们为了家庭艰辛而无奈的生活,很多村民的家庭经历都会让我沉默不敢言,又看着他们为了儿孙开心的笑颜而心甘情愿的工作,他们坚定而知足,古水的竹香,也是从村民们内心散发的吧。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吧,在尘世间走一遭,酸甜苦辣都要尝一遍的。社会也可能就是这样吧,阶层之间永远无法逾越。

古水镇,摄于摄影组

汤包和我说,你离开了你的舒适圈,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之间有无尽的孤独感,但你也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孤军奋战。有一首歌恰好也叫舒适圈,它说,一步一遥,我往前奔跑,去追去闯去乘风破浪,去疯去狂去变成星光。这次下乡,痛过,笑过,哭过,下乡于我,再无遗憾。

不负环协不负卿,一步一遥,时光如飞鸟,人们不得不告别。

摄于摄影组

相关文章

  • 古水有味是竹香

    文/时宜小姑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诗出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也是广宁人代代相传的诗句。广宁作为竹...

  • 《秦香莲》:古风:原创

    作者:红竹 《一》 北宋年 ,千古传, 香莲...

  • 赠家乡古城一偶经孔子著《春秋》处

    翻过来是春秋 覆过去是诗经 你是一把香竹扇 提着炎黄的春天 读不尽的列国诸子 听不完的风雅颂赋 千古 风满水船 雨...

  • 人间有味是茶香

    阿太下午四点多便发信息给我说晚上想过来喝茶。他知道我这里有好一点的茶叶。 当今流行喝岩茶,然而好一点的岩茶并不便宜...

  • 饮茶

    竹影拂阶尘未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题记 饮茶,雅趣,茶香多变,清香,豆香...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本意是表水,水是没有味道的,是极自然极质朴无华的东西。 这字是我老公写的,他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江苏省书...

  • 故地重游

    本是青灯不归客, 奈何寻梦不由人。 重游水乡古砖瓦, 金竹水畔思佳人。

  • 高阳台•枫舟

    高阳台•枫舟 文/竹兰答水 柳暗枫桥,灯昏古渡,正襟斜倚江楼。孤影寒窗,叠屛重帐深幽。绿绮弦索兰台下,锁香尘,不锁...

  • 调香

    古有焚香,通灵净化之奇术。香,悠然于书斋山竹之间,缥缈于高堂庙宇之上。香,固可以千奇百味;调香,唯一味香便可逆其道...

  • 《随吟》

    半盏陈香一窗竹,古椅旧案好温书。 心闲静饮岁月风,神悠慢踱沧桑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水有味是竹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n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