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可观、可见、可言的事物都不能长久,只有不可观、不可见、不可言的事物才能够永恒,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道。
〔正文〕
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
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形,是天地的开端;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因此,要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
有和无,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称谓罢了。
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道可道:第一个道,名词,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第二个道,动词,指表述、表达。
常:普通、一般。
名可名:第一个名,名词,指“道”的形态、名称;第二个名,动词,指表达、说明。
始:开端。
母:母体、根源。
妙:微妙。
徼:音jiao,通“窍”,踪迹,引申为端倪。
门:门径。
〔简析〕
本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道德经》,共81章,分上篇和下篇。
上篇《道经》37章,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化的微妙;
下篇《德经》44章,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处世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事之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由老子第一个提出,并加以阐释、论证。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的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