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沟正“飘”大红袍
——荣河镇郑村对标一流转型发展花椒产业记略
林智宏
地处黄河岸畔的万荣县荣河镇郑村,是一个有着2000余口人,4900亩耕地的中等村子。郑村的西边邻靠万临路干线,东边则有一条长达数里的大荒沟。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该村这条荒沟是个平底沟,沟底有几十块大小不同,但总面积上千亩的平整的耕地,它独特的地势条件为村民们“靠沟吃沟”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于是,几番调产之后,花椒作为村民们的一项主导产业,近年来在这里开展的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充满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典型开通致富路
千亩花椒好收成
郑村沟花椒的栽植是从30多年前就开始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这条荒沟也曾经栽植过梨树、枣树、杏树、桃树、核桃以及后来的双季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效益一直不佳。在此过程中,也有人零零星星的在斜坡上栽植着花椒树,但又由于当时的品种落后产量低,加之花椒树都栽植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成熟之后采摘比较困难,使这个产业还是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后来,承包荒沟的闫都庆和其他几名农民,通过外出考察市场之后,开始转型发展,他们果断地挖掉了效益不佳的水果经济林,在沟底的平地上连片栽植上了大红袍花椒树,并进行了精心的修剪和管理。闫都庆他们当时也没有料到,三至五年后,一亩花椒竟然纯收入达到了7000到10000元的好收成。从2014年开始,郑村沟花椒树进入了盛产期,一亩五年生的花椒树年收入达到了10000。三年生的花椒树亩收入也在7000元。闫都庆的8亩花椒树分三大块地栽植着,连续三年收入都突破了8万元。同期栽植着10亩和6亩大红袍的陈某某和另外一位农民,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年收入都在七八万以上。随着该村花椒的出名,陕西等地的客商纷纷而至收购,每公斤刚从树上采摘的湿花椒,就卖价15元。而且几个客商还跟郑村人达成了“订单收购”协议,每年七月份客商就来到了郑村沟里来坐等收购花椒。这条郑村人祖祖辈辈奋斗了多少代的大荒沟,终于在新时期的经济浪潮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致富之路。
水利设施到荒沟
扩大栽植上规模
郑村沟花椒产业的成功开发,极大的刺激了该村人栽植它的积极性。连续多年来该村荒沟花椒面积逐年在扩大。2016年达到了800余亩。村里还分别成立了4个花椒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广泛交流探讨花椒树的栽植管理经验。2018年,新一届党支部和村委会组成后,他们进一步把花椒树栽植当做了一村一品和巩固脱贫致富成果的民心工程来实施。通过努力争取,引黄工程末级渠道很快修到了沟里。花椒树适合在比较贫瘠的土壤里生存,也不适宜大水漫灌。于是,党支部、村委会积极组织村民们铺装输水管道,在每块花椒地的地头安装了出水口,发动大家搞滴管和喷灌。这样既节约了水源又保证的抗旱。目前闫都庆等七八户椒农的地里全部铺上了管道。村里也正在联系有关部门给沟里拉线上电。沟里的主要交通道路也推整的平平展展,各种机械随时可以开进开出,极大的方便了大家的生产作业和农资的运载。
对标一流再升级
新增面积两千亩
2018年,是新一届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集中精力,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提出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对标一流,大干事实的第一年。新班子组成后,根据部分群众的呼声,他们决定因地制宜,扎扎实实,把该村的花椒作为富民产业做强做大。郑村搞花椒栽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近年来郑村花椒的不断出名,他们的品牌已经自然形成。再加之有一批典型引领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栽植管理技术已经熟练掌握。该村“两委”班子紧抓契机,对更多的群众因势利导,征得大家的呼应后,紧锣密鼓拿出了“巩固荒沟1000亩,平地栽植2000亩”的花椒产业新规划。目前这个规划正在积极的实施之中。为了增加花椒的附加值,他们一是与全国两家大型食品和餐饮企业正在洽谈“订单花椒”协议,直接给厂家供货。二是从去冬开始,他们就在蒙华铁路该村段的不远处,规划了一个花椒晾晒场和深加工厂,目前加工厂的建筑工程即将完毕。蒙华铁路在此有一个车站,将会给花椒的长途运输提供有利条件。三是积极的争取上级扶持项目,之后购买大批的微型田间耕作机、打药泵和履带、喷灌设施以及引进新品种花椒苗木。今年春季,郑村大片的耕地已经栽植上了花椒树。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涛和村委会主任张向荣说,五年之后我们郑村的花椒收入可达到1500万元,全村2000口人均花椒收入在7000元以上。达到这个目标后,我们村老百姓就会从根本上巩固了脱贫致富的成果,走向小康生活。而且,每到花椒采摘的季节,一亩花椒至少要有10个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劳动力采摘半个月的时间,这会给我们村和周围邻村闲散劳力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