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宝宝在家拼乐高,居然拼成了。这对于一直认为动手能力差从不尝试拼图游戏的我来说,值得鼓励。
因为宝宝想玩,为了她,我愿意做任何尝试和改变。
但是很快,宝宝对此没兴趣了,她拿着一个小玩具放在耳朵边“喂喂”打电话,这是她自娱自乐的方式之一。
“喂喂……爸爸在哪里呀”,当她冒出这句话,我心里突然一颤。
我说你想爸爸了吗?她重复我的话“想爸爸”。
我没说话,伸出双手示意她过来,她扑到我怀里开心的笑了,然后看着我,嘴巴里不停的说“妈妈,爸爸妈妈……”
这是我1岁8个月的宝宝,我以为她什么都不懂,但是她懂心里的感受,她懂得用她的方式表达她当下的感受。
上周日一早,我跟“爸爸”发生了不愉快的争执,我们谈到了分开。
当晚,我带着宝宝离开家住到了酒店。这几天,我独自带着宝宝生活。
我们俩每天都很开心,很充实。
白天我做饭收拾家,她自己在客厅玩,时不时过来大声叫我一声妈妈,我跟她做个鬼脸,然后她又开心的跑开了。
晚上,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打开音乐,一起跳舞。
我们一起洗澡,一起上床睡觉。她睡着后,我会起来收拾厨房,然后在书房整理思路,看书学习。
世界很安静,时光很美好。
跟宝宝在一起,开心的感受早已经掩盖了辛苦的感受,所以一切我都觉得值,心里没有任何对他人的埋怨。
但是昨晚,我对宝宝大声发火了,因为给她做的饭不吃,冲的奶粉不喝,非要吃母乳。
我觉得或许是太粘母乳导致她不吃其它东西,于是用妹妹教我的方法涂了一点牙膏在乳头上,然后告诉她“neinei坏了”,没有了。
我话音未落,她就哇的哭了,哭得特别伤心。她哭我也哭,我心里揪心的疼。
这大概就是母子连心的感觉吧。
看着她大滴大滴的眼泪往下掉,我洗掉了牙膏,把她抱到房间开始喂奶……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我笑了,她也笑了……
很快,她就睡着了。
看着她熟睡的样子,我的心也安静了,随之而来的是愧疚,还有揪心。
我轻声的跟她说:宝贝,对不起,妈妈不该吼你,妈妈只想你健康,但是妈妈现在突然意识到,你更应该开心。
你开心,妈妈才开心。
我一直想给宝宝所有的爱,希望她能幸福、开心。
但是父亲或者母亲单方面给孩子所有的爱,孩子就真的会开心,会幸福吗?
无论多大的孩子,他们都是完整的个体,他们需要的是爱,而不只是某一个人给他们的爱,
他们想跟所有真正喜欢的亲人在一起,而不只是跟一个亲人在一起。
有时,一个人给的爱过多,会导致没了边界感,那就不再是爱,而是控制了。
我再爱宝宝,也给不了她父爱,我以为我们俩在一起就会永远幸福,但是她也需要跟其他人有幸福。
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我决定把孩子当成我唯一的付出时,她说她想爸爸了,我却失落了,我意识到我在心里并没有做到完完全全的无条件的爱。
虽然她这个年龄的认知里,说想爸爸,只是突然“想到”爸爸,只是一种潜意识的记忆。
但是无论我跟“爸爸”走到哪一步, 我不能让她在心里缺失这部分爱,不能让她遗忘这个在她生命里很重要的人,我知道,她跟爸爸玩的时候,也是开心的。
因为我同样做过孩子,我知道小时候当我父母跟我们“指控”其中一方的“罪状”,把另一方形容得不堪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的难受;我知道当父母发生争吵,希望孩子站在他们的某一方,在孩子面前相互吃醋的时候,心里多么难受。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一样的,无论他们多么不好,孩子都会爱父母。而父母对孩子,那种爱,有时多了一分控制欲和私心。
每个人生命里或多或少都会有遗憾,但是唯有爱,不能缺失。
适当的放手,让她自己做出选择,选择跟谁在一起,选择获得她应得的爱。
只要她开心,我就开心。
因为我爱她。
2021年8月25日 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