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只有河南”的“天子驾六就是基于周天子驾六遗址坑而创造的剧本,让我们能听到一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看到古今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人物只有两位:现代社会的遗址坑看护员,春秋时期的某天子或者王这位年轻的看护员用略显不耐烦且直白的台词,表达了一些现代人对文物历史毫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的现实态度,文物=钱,可以卖个好价钱,甚至可以过度解读到盗墓这一行当,我当然不愿称之为职业,因为本就不是。更不愿看类似盗墓笔记这种小说,因为个人觉得这其中缺乏人对逝者最起码的尊重。看护人员对这份工作根本没什么兴趣,直到这晚天子的出现,一开始看护人员以为是一名不爱说话的演员所扮演的天子,配合着逢场作戏权当打发这无聊的夜晚,直到那一声骏马的嘶鸣,天子毫不迟疑的要冲去一个必死的沙场,才在对话中后知后觉、自己可能已经死了,甚至后人至今都不知道其身份。现在还能记得周天子说的话,“我真的战死了吗?我可是天子啊,我真的会死吗?后世的人们还能记得我吗?”不愿面对这一切的王,却突然在看护员的一句句古语中,找到了他所珍视的传承。原来,就像中式婚礼一样,很多很多的礼仪礼节都是从那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已经上千年了。那一刻我在思考,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和上千年前的先祖沟通时,古诗词似乎是我们唯一的沟通方式了,也是我们血肉相连且无法泯灭的印记。
借用最后结尾的那段话:
有时候,我们回看人类历史,只能顾得上百年,百年之上千年之外的那个地方,可能我们的想象力都到不。但是我们挖掘一个坟墓,得到一个文物,能从中听到那只言片语的真相,那远古的声音。这样的坟墓,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博物馆,在河南是最多的,去看看吧,它们、还在等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