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写制定计划之于人生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从毕业至今,每年都会在新年伊始给自己写总结信、并拟定新年计划的半强迫型“计划控”,我认为自己虽算不上资深,却也积累了一定的感悟。
我是一名“计划控”,这一点可能源于我天生缺乏安全感的缘故。犹记当年的初恋对象是一名与我年纪相仿的小男生。18岁情窦初开的年纪,刚从繁重的高考负荷中抬起头来,却整天被身旁的小女友追着赶着问:“你的人生计划是什么?”无奈之下,他只好扮作哲学家:“今日不知明日事,我们分分钟出门都可能发生意外,做那么多计划有何用?”
在我主观判定其“脑中无物、胸无大志,缺乏进取心后”后,我俩的关系终于告吹。
多年后,这位小男生成为了一位爱妻爱女界的典范。
而我呢,自然还是继续在“计划清单”中沉迷,为制定一页又一页的计划书,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然而纸上谈兵是容易的,执行起来可就不那么愉悦了。往往满满几页纸的清单,到年终总结时才发现:呀,一晃一年又过去,怎么“计划是美好的,我什么都没有”?
在一次又一次的惭愧与不安中,我开始反思自己:到底,制定计划之与我们的人生,意义何在?
毫无疑问,计划拟定的初衷,当然是要执行,要辅助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我们一昧拖延,无非是太过“心疼”自己,不愿委屈而已。
譬如减肥,明明脑中幻想的是S型魔鬼曲线、肤白貌美大长腿的模样,然而回头一看,手中拿着的辣椒小炒肉显然更为诱人,让我怎么舍得闭嘴;又譬如阅读,脑中幻想的是出口成章、知书达理、气质高雅的模样,可转转麻将、《我的前半生》都在旁边候着呢,怎么舍得不跟大流怡情两把。在本能与自控的左右挟持、相互较量下,往往总是本能占了上风。于是,“明天吧、下周好了、下个月一定开始”,系列的拖延症由此诞生,一发不可收拾。
感谢工作中领导给予我的历练,让我切实明白了资源的不可逆要素之一就是时间(再不努力就老啦)。在开了一年又一年年的空头支票,收获了一地又一地的伤心落寞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认真执行第一个年度计划(2013年)。
犹记得当在清单中写下“购房”的计划时,我内心的极度不自信。可是当一遍又一遍地强化“这是我的计划,我必须完成”的信念时,我有了力排众议、从各路亲朋好友手中借款的勇气。而当真的实现这一愿望后再回头看,之前经历的千辛万苦彷佛一下变得云淡风轻、无足轻重。
原来,关键时刻逼一下自己,对自己狠心一点,未必有那么可怕。而我们,也得以借此契机茁壮成长。
如今,我已经在广州买了第二套房。虽然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但内心仍然觉得充实而有期望。回望过去四年,40%的年度计划,因为时间关系、个人的紧迫程度或自制力的疏忽,并未完成或只完成了部分。然而,我更应该感到安慰的是另外60%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不是吗?接下来要改进的,也只是优化计划(控制自己的心不要那么大,一次性制定无数计划)、细分计划(列出详细的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并让自己更有变得自控力而已。
终于明白,制定计划代表的,只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的人生态度。计划拟定之后,强有力的执行推动固然重要,但最终能否完美的实现,有时候却不那么重要了。我们需要的是,在一段又一段的时间纬度中,给自己一个前行的引航,让自己经历的人生,不会偏离自己想要的初衷太远而已。不然,走着走着,当我们回望时,又拿何来面对——身后早已面目全非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