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
道德二十一:知万物之本,御万物而不迷

道德二十一:知万物之本,御万物而不迷

作者: 牧郎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6:48 被阅读0次

1、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道造化万物,德通达万变,万变不离其宗;道是怎么造化出万物呢?它看上去恍惚一片,什么也没有。

  有道之人,汲求于道,失道之人,汲求于物。求于物者,迷于万物不了解世界的本质;求于道者,对万物知根知底,人生通透,知常达变,永远不会被世界的变幻而迷惑。

2、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天地开始之前,什么都没有之前先有象,形而上之状,此为无极状态;天地相遇,开始有物进入形而下的阶段,一片混沌,尚未分化,这是太极;道生一,无极生太极;混沌开始分化,构成基本物质单位,一生二,太极生阴阳。

3、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一与二成为三。道用阴阳进行信息编码,形成差异化的万物

4、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自古及今,道造化万物周行不殆,万物再怎么变幻,在道的眼里如同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5、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是怎么知道万物的奥秘呢?因为我就是那个道,我是看着他们生长消亡的。

知常达变:知道万物变化背后的规律,通达事物所有的权变

知其雌守其雄:知道万物的根源,万物的来源,才能掌握它们。才能统御万物,知常达变,故能殁世不殆;人无法统御万物,就会被万物所统御,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相关文章

  • 道德二十一:知万物之本,御万物而不迷

    1、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道造化万物,德通达万变,万变不离...

  • 11.2道德经学习小结

    易经是群经之首,而道德经是群经之王。道德经让我们了解万物的本源,万事万物的规律,它是老子给我们常陷入困惑迷...

  • 《道德经》智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道德经》说: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意思是: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

  • 百字瞻瞻56: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德经 ...

  • 争与不争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人到底该不该为自己争取呢? 若是不...

  • 上善若水

    《道德经》所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万物莫有能之争者”。水能载万物焉可覆万物!水柔弱吗?不!它有着水滴石...

  • 五行•水曰润下

    《管子·水地篇》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万物化生之源,就拿人来说,不喝水只能坚持三天,而人...

  • 齐凡齐微课(23)道德图第五十二章《知本》

    自然之道孕育了万物,所以天然道德是万物之母,而社会道德来源于天然道德,所以社会道德是子。如果社会道德遵循天然道德,...

  • 一句《道德经》而发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告诉我们,大道广博无际,万物靠它...

  • 文化和信仰的根本是道德

    道德是一切文化和信仰的根本,是天地万物之本源,是天下万物和谐善生的道德共同体的根本依据。 道为易之源。 1易为道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二十一:知万物之本,御万物而不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w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