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人类对自然的探知过程行进到在当下,仍旧属于全人类最基本的世界观的话,那么,人类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病毒、细菌就是人类的老老老祖宗!
因为,进化论的观点非常明确,人类就是从无机分子进化到有机分子,再形成单细胞,又从单细胞逐渐进化成多细胞生物体,进而才有了水生软体肠腔生物体、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灵长类哺乳动物,最后形成现在的人类。
而病毒、细菌就是生物体进化演化的最初始形态。虽然它们肉眼不可见,且在人类认知体系里低级得不能再低级,但它们生存状态的稳定性却远超人类,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并充斥在人体的外表与内里,甚至就是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
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人类的DNA基因片段满是各式各样不可计数的病毒序列痕迹。可以说,作为生物物种的人类,其生存繁衍的全过程,就是与病毒细菌相生相伴、相互适应的过程。
同为生物物种,病毒细菌为了自身的生存繁衍,也逃不过“适者生存”之法则,在与人类发生交集的时间与空间里,总会按照自己的生存法则演进进化。体现在人类的自我价值认知体系里,便分为于人类有利或有害的病毒与细菌。于人有利的病毒细菌人类管叫它益生菌,可以相安无事;于人有害的病毒细菌没有别名,就统称“病毒或细菌”,必除之而后快!
人,自我定义是灵长类动物,是寄生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群体中最聪明、最具客观理性特质的生物——这一点无须质疑。最具客观理性特质,亦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物种最显著的特征,没有之一。
必须承认,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大多时间段里,客观理性都在起着主导作用。如:基于对病毒细菌的已有认知,医学界自然出现了两个极专业的医疗术语,“杀菌”、“抗病毒”。却从未有过“杀病毒”之说。
因为,人类知道病毒的存在不是以人类习惯认知上的死活来定义的。它的组织结构简单到只是一个细胞核外加一层薄薄的包膜,是一种纳米级的存在;它甚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体,只能依附在适合它自我分裂复制的物体上完成自身基因分裂繁殖。
相较于其他物种,也许是因为人类自认为创造的文明太过辉煌,可以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了,仿佛间自己真正成了地球的主宰,可以人定胜天了!于是乎,人类思维不可避免地开启了自我膨胀之旅,客观理性的特质也渐渐远离人类而去。
从上世纪“人定胜天”口号的高喊,到现今的“病毒清零”及与之配套的,什么要赢得对病毒攻坚战、歼灭战的伟大胜利,无不在佐证人类客观理性特质的丢失。
那些信奉“人定胜天”,热衷于口号喊得山响要对病毒进行攻坚战、歼灭战的人,也许并不缺乏病毒细菌从来就与人相生相伴始终的认知常识。但他们却选择抛弃常识,热衷践行对病毒进行攻坚战、歼灭战,以期“人定胜天”。个中缘由值得探思。
病毒防治本是一个很纯粹的事情,只需实实在在依凭人类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尊重客观事实,踏实做事便好。若掺杂进太多不纯粹的东西,总想着要彰显些什么,来展示自己多么与众不同,以期人们认同自己“什么的”合法性。这实在是想多了,无疑已成为现代版的缘木求鱼,只会与自己追求的“什么”合法性越来越远。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管你认同与否,对疫情的心态,普罗大众已从疫情之初对病毒的恐惧,渐变到对疫情管控的犯怵、忌惮、麻木与无可奈何。
因为,人们越来越清醒认识到,对疫情防控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生活生存得更好,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理所应当。但在缺乏客观理性防控口号指引下的防控手段,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甚至几千。凡事计量成本才是正常人应有的思维,相信今后的病毒防控会向理性回归。据说,上海对去往公共场的人不再查验两码,让社会经济交流回归正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