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憧憬和希望高高兴兴地进了大学校门——啊!终于!熬过了痛苦的高中3年!然而,兴奋之后总伴有着失落和迷茫。
我和绝大部分大一新生一样,在开学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前方何在?
有幸的是,同学向我介绍了这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覃彪喜。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为迷茫的大学生拨开重重的云雾。
在书的头四章里,作者覃彪喜向读者展示了“读大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那么,如何将这种方法付诸实践呢?
首先是如何获得理论?有哪些方式?
我想你肯定会说:“上课啊,读书啊。”是的,的确,还有吗?覃彪喜给出了他的观点——读大师、读图书馆、
读“三人”。
读大师——师长们经验比我们丰富,尽管有些师长在学校里混着过日子,但事物并不是绝对的,我们还是能从大师身上学得东西的;
读图书馆——古人们经历的写在了纸上,把他们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读图书馆,读经典,读经验,获理论;
** 读“三人”**——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凡事都体验一回,首先没那时间,其次没那精力。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倾听,从他人处获得经验,即理论。
通过这3个方法,我们获得了理论,然而有何卵用?增进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其次,便是实践了!
在书中,覃彪喜为了指引我们走出象牙塔,鼓励我们“参与社团”、“实习”、进行“社会调查”这3种方法——参与实践,从而提升包括思维在内的各种能力!
同时,作者也提醒广大读者,虽然说要实践,但是不要成为“兼职生”!作为一名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用大量的时间去兼职、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毕业后何去何从?要有何准备?
这两个问题是大学生们普遍都关注的,在此书中,覃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三个“三”、“核心竞争力”。
三个“三”:
摆脱三个误区(临渴掘井、急于求成、画地为牢)
认清三个方向(学术/仕途/商界、创意型/管理型/执行型、事务型/人际型/综合型)
运用三个指标(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前景)
这三个三从属于职业规划,而后基于这职业规划塑造核心竞争力。
在剩余的六章中,虽与前面的章节无逻辑体系,但每一章节读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一本书,尤其是书末三章,此处就不赘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