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思考

作者: 春秋一霸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11:16 被阅读2次

“每天三件事”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也许根本就没有“简单”这回事。

过程还是结果——这是一个问题

陈宏霖: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成功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与古典老师所说的结果思维是否矛盾?

结果并不是和过程对立起来的,没有过程不存在结果。

但是没有预先设定的结果——你都不知道“过”了没“过”,哪里有过程?

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是他最后“赚到多少钱”的结果,但一定有 “为他人创造了价值” 的结果,也一定有 “提升了自己能力” 的结果。

我们是通过结果与外界交换的,不是通过态度、感受和心情。

过程和结果是一体两面,但是结果思维强调的是结果这一面,因为很少有人思考这一面。

在我看来,3种场景更加需要谈过程。

1. 心理活动,而非社会活动

比如说恋爱、思考、体验、旅游、发呆,也许真的不需要什么结果…… 幸福本身就是一种过程性的情绪。 但是所有职业、社交、沟通都需要结果。

很多爱情也就是停止在过程美好但是持续产生不了结果上。

2. 成功以后

成功以后,结果已经拿到,更加需要重视的是过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宏大的惋惜和失落,和“只去过香山后海,其他哪里都没去过”的失落,不是一个层次的。

3. 终极思考

当我们把时间的尺度放在长长的一生中时,可以说“重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人生的结果每个人都一样,就是死亡。

其实也不然:

首先,很多人都有孩子,孩子们有自己的习惯、心智,这都是你留下的结果,你死了依然延续。

其次,有些人对于世界有贡献,这也是一种结果。

你的手机是法拉第到爱迪生到乔布斯这一群人的结果,坐的车是福特那一代人的结果,米饭有袁隆平的结果……

从终极角度来看,我们的肉体会死掉,留下的贡献、成就恰恰是结果啊。

排除这三种情况,我并不认为追求结果有什么不好。

如果你一开始就冲着过程去,这只是人生选择不同,值得尊敬。

如果你一开始想要结果,做砸了却告诉自己“过程才重要”,这是自我欺骗。

世界上有重复的三件事吗?

林小企:假如每天的三件事都是一样的,要如何去写呢?

这正是结果思维下指出的  “做事思维”  和  “结果思维”  的区别。

放在训练中,就是  “练习”  和  “刻意练习”  之间的区别。

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内容可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有清晰的目标和结果,有些用来恢复,有些用来维持水平,有些用来突破极限。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你的每一天又怎么可能完全“一样”呢?

即便每天的目标都是抄英语、读书、运动,那么今天与昨天“抄”、“读”背后你追求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多记了几个单词?又有哪些新知?

如果你正在做一个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长期项目,那么,今天和前一天相比,项目有没有推进1%的进度?

再强调一次—— 只有“以终为始”,我们才能准确衡量自己到底做到了什么,才能摆脱焦虑型学习的困境。

“每天三件事”其实是要完成当天最重要的三个目标和交付的结果,而不是机械地为做而做,为学而学。

请叫我小锅:“三件事”是写自我提升方面的,还是可以把工作上的事也写进去的?

先说技术层面,应该都写进去,然后思考近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再深一个层面,不知你发现没有,在潜意识里,你也许把“自我提升”和“工作上的事”对立起来。

事实上,并不是。

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下班后4小时,没法改变你的人生?》,你可以在微信订阅号“古典古少侠”找到,里面详细说了工作和自我提升的关系。

上班8小时,其实是自我修炼的最好时间。

如果没有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

劉蓓:在写#每天三件事#的过程中,竟然发现自己在小确幸方面写不出来。

早就在这等着呢!我就等人问这个问题——大部分人把自己工作设计得相当好,效率奇高,愿意花2小时去做复杂的学习和笔记——却很少花5分钟时间,思考和设计怎么让自己幸福点。

“小确幸”源自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意为 “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

“小确幸”的范围很广,没有具体的指涉。

在书中,村上说,当他把洗过的干净内裤折好、整齐摆放在抽屉中,就会感到一种微小而真确的幸福。

每一个“小确幸”持续几秒至几分不等。它可以是你吃到喜欢吃的冰激凌,可以是在“双11”买到之前想买的一个东西,可以是无缘无故送一个礼物给想送的人,可以是给父母亲一个特别的电话……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幸福清单”,就能找到一堆幸福清单。还有本书叫做《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里面每一页都是小确幸。

你得学会这个技能。 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上升也下降。上升的时候你需要成就、学习,下降的时候,你需要点儿幸福。

再说,幸福真的是件高性价比的事。

村上在《兰格汉斯岛的午后》的最后写道: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关于“结果思维”,听听其他朋友怎么说

王妍琰:从前的我,听到领导说“我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就觉得领导好没有人性啊,每天苦哈哈地加班,领导你瞎吗,没看到我很努力吗?

然而,自从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以后,我慢慢体会到“结果思维”的意义。

对于领导来说,下属再苦再累工作没有结果,依然是没有用的。

工作需要有结果呈现,才可以推动到下一步。“结果”比“苦劳”要重要得多。

相关文章

  • 结果思考

    “每天三件事”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也许根本就没有“简单”这回事。 过程还是结果——这是一个问题 陈...

  • 结果与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很努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低头干活,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多人,一生中没有思考过...

  • 结果导向的思考

    之前三件事用了几天之后,没坚持下来,当时觉得每天好多事情,三件事哪里装得下呢,但因为这个思路,我买了一个小笔记本,...

  • 面试结果的思考

    早起洗了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带着不安的心情去面试。对这份工作我有种种猜想,可是猜想归猜想,毕竟只有面试了才知道工作...

  • 【诗】《思考的结果》

    有时候像牢笼里的鸟,就算飞翔也感受不到自由,自由是一种想象吗?在思考的边缘?劝慰,开导,认同,在一次次“交锋”中,...

  • 语音输出凑字数的必要性

    之前思考:思考语音输出转成文字的必要性,思考结果,尝试如下动作:不是特别方便时,直接自言自语,之后简单记录思考结果...

  • 很拗口但又至关重要的一句话

    思考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大神们说这就是:元认知能力,生而为人最重的的能力...

  • 第4轮逻辑课第二讲作业:独立思考

    1.独立思考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 思考别人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是否合理,思考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是否合理。 思考则...

  • 第10篇:你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问答01

    我们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留言一:我觉得我的元认知能力不强,自己的...

  • 元认知能力差的表现

    再一次回顾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要求我们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许多人连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果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xm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