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隐蔽性很强,在它不动时,其毛色与周围杂草混在一起,即使人走近一米以内也不易察觉,而且野兔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在人们不注意时突然在脚下窜出,反而把人吓一跳。不论是野兔或是家兔,通常是听不到它们叫声,甚至我们认为兔子不会叫唤,但其实不然。在受到惊吓或被捕捉时会发出尖叫声,尤其是被捕捉时会发出类似婴儿啼哭的声音,胆小的会觉得害怕。
野兔一般单独活动,没有地洞。它们依靠快速奔跑来逃避危险,其奔跑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50千米 。
野兔以野草、树叶等植物为食,人工养殖饲料来源广泛、各种牧草、青菜、秸秆等均可喂养,一般早、中餐喂青饲料和多汁饲料,晚上喂青饲料和少量颗粒饲料。
繁殖习性、野兔是独自或成对生活的,一般都是害羞的动物,并会在春天改变其行为模式。雄兔会在白天互相追逐,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而雌兔则会“拳击”雄兔,目的似乎是表示它们未有准备交配,或是测试雄兔的决心 [1] 。(《野兔雪地全速飞奔 )
野兔生性机警,听觉和视觉灵敏,逃跑迅速,隐藏严密,繁殖力强,敌害虽多,但能捕到它的动物很少,它昼伏夜出,特别喜欢走多次重复已经走过的固定老路。从黄昏开始,整夜活动,有时天明尚未归宿,白天天色阴暗或细雨蒙蒙、路断人稀时,也出来活动。它食性复杂,随栖息地环境而定,一般喜食嫩草、野菜和某些灌木的叶,冬吃草根,在农田附近活动的野兔,盗食白薯、蔬菜和刚出土的豆苗,黄豆苗、蚕豆苗、大豆苗危害尤重。它每年在浅而隐蔽的兔窝里产仔三、四胎,每胎5—6只。
1、【体型】家兔体型较大,一般体重在3.5公斤以上,最大可达8公斤;而野兔体型相对来说要小得多,一般体重在2.5公斤左右,最大也就是3.5公斤,4公斤的野兔就极少了。
2、【外观】家兔的耳朵比野兔的要短,野兔的耳朵比较长,家兔的身材要大于野兔,但野兔的前肢和尾巴都比较长。这也是方便在野外逃生!兔子是食物链最底层,野外的环境对于它们来说危机重重!所以它们需要更敏锐的听力和更发达的四肢!家兔都不具备。
3、【染色体】家兔的染色体是22对,野兔是24对,相差2对。它们的亲缘关系甚至远不如马和驴(前者染色体32对,后者是31对)。这就意味着它们无法婚配!
4、【繁殖性能】经人们长期饲养驯化、培育,家兔已成为具有高繁殖性能的动物,怀孕期为30天,每月可产仔6~10胎,因为人想尽办法多培育用来赚钱的!野兔每年仅仅产一窝,年产仔4~8只,是完全不同的!
5、【幼兔特征】家兔的新生兔宝宝们属于晚成性。出生时候全身裸露无毛,眼睛和耳朵未开,基本没有行动能力,无法自行调节体温。家兔的幼兔宝宝15天左右才睁开眼睛,20天左右才可吃少量苜蓿草并随母兔外出活动。而野兔的新生兔宝宝们刚好相反属于早成性,生出来就全身有毛,眼睛可看,耳朵可听,小野兔出生3天就可以走路,并且能自行进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