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有人说读懂了《论语》就读懂了人生……
四合院第二期百日成长计划是100天通读《论语》,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经典语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三十明确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四十遇到事情就不会那样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理解天道;六十听到什么都能够有所悟有所得而不会影响温良恭谨的标准;七十便无论怎么做,任心而为却不会违反道德标准。——南怀瑾注
收获:
三十而立,以往都以为是成家立业,其实这里指的是立下志向,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
七十而从心所欲,这里的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清澈的本心,不夹杂太多得失取舍的脑意识的心。一件事情我们从心里萌发时,大脑就会先评判这对我我没有利益,继而根据得失取舍最后决定行动。而这里的随心所欲是王阳明所说“心即良知”的心。
早上玉彬美女群里的一段分享我深有感触!人为什么读书?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看过更大的世界后,就不再甘心留在原地。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常常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初读不知文中意 再读已是文中人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