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潜意识里把自己感受到的,自己拥有的当作永远。似乎早就应当如此,然后永远维持下去,其实非也,大大的不然。
很多东西才出现了一百多年而已,而且再过几十年后就会消失,甚至在我们孩子这一代就会消失。(有可能是全球化。)
引一段卢梭的文字:
我想那是1753年的事,第戎科学院发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征文启事。我被这个意义深远的题目激动了。我很惊讶这个科学院竟然敢提出这样一个题目。好吧,既然它有勇气提出来,我也很可以有勇气来加以研究,于是,我报名应征了。
这一段是卢梭在《忏悔录》中,对自己书的来源的叙述,为完成论文的写作,他独自前往圣日耳曼的树林深处,经过七八天的冥思苦想后,完成了那部杰作。
这是1753年,谈论平等让卢梭吃了一惊。在看后面北美的历史,1920年,黑人男性才获得了选举权(宪法第十八修正案)。之后的五年,白人女性获得了选举权。
如果不自欺欺人的话,上面这东西,我们现在还没有。它们停留在纸面上,生活中不存在,生活中不但没有,我甚至不能明明白白的把它写出来。我们差了多少年?
很多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文明,日用而不知的规则,其实才一百年不到。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在所有的先哲中,卢梭是最多磨难的,幼时丧母,十岁时父亲因为躲避官司,逃去了其他国家,把他留给舅舅,两年后,舅舅把他交给另一个人当学徒,十六岁时卢梭不堪忍受虐待,也逃离了国家。
以后就是流浪,直到华伦夫人收留,那时他28岁。所以卢梭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期。他对公平的极度渴望,融在血液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