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今天是开学的第十五天,也是我们班的第十五篇日记。
每天让同学们写一篇日记的初衷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喜怒哀乐,成功失败。记录点滴,见证成长,提升表达,学习坚持。
十五篇了,有喜有忧。
20个同学左右能比较认真,真实的记录。或写有趣的课堂,所读的名著,自己的心情,生活中的发现;这是比较走心的记录。
有二十几位学生,明显是为完成作业而写,字迹不工整,像记流水账,这是为老师而写;
还有三位学生不会写,要么抄作文,要么抄课文,就连一句话真实话都不会,对于他们来说,“写日记可真难。”
还有五六位学生因为写字慢和拖拉,常常未能按时交。
想想自己去年开始日更,一开始兴致勃勃,有一段时间也突然觉得没什么可写,然后去找灵感,去看书,去为写而做,也挺难熬的,可是过了那段时间后,现在日更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有话题了能写2000多字,没什么话题了,也能写400左右的随笔,关键是从原来的被动完成,现在成了自己的一个主动输出,喜欢上了记录,喜欢上了日更,由我要写,到现在的我想写。
虽然同在一个班,但是学生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喜欢读书,有文采,就能写,能从写日记中尝到甜头儿,所以就喜欢写;可是也的确有一部分学生,不爱读书,肚里没有什么“墨水”,写日记的时候,脑子空空如也,抓耳挠腮,也挤不出来,他们也挺痛苦,就不喜欢写了。
只能因人而异,不能以同样的标准看待所有的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量每个人。因为他们不一样,他们只能再自己的基础上去提高,这确实很难。
但写日记我会和这一届的学生一起坚持,和他们坚持写一年。
理解,包容,鼓励,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