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一个很好的鸡蛋,有必要去看那只下了蛋的鸡吗?”被广大厌恶应酬的高冷作家们奉为圭臬。仔细一想没毛病:我作为一个教授/大作家/至不济也是个大忙人,天天要抽空接见毛头文学小青年读者,或者接受不知道哪来的记者采访,正事儿还要不要干了?
在钱钟书的年代的确如此,甚至直到21世纪初,作家只要关心自己的作品,市场推广、个人品牌建设、运营什么的完全不用考虑。那时候世界还不是平的,干啥都慢的节奏横亘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作者一般靠编辑转发的读者来信获取反馈。那会儿能熬到再版的作品,即便不是三十年经典,起码也算是一时之选。
90年代之前,由于信息资源的匮乏,买本书来看成为了不少人业余生活中不想看电视时唯一的选择。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而今天读者不但不一定非要买书,甚至连阅读这一活动都成了明日黄花,可看可不看。纯粹靠写作为生的作家第一次需要为自己吆喝。
我知道的最早开始和读者互动的作家是写童话的郑渊洁,可能是因为用户主体是年轻人,所以老郑接触新玩意的速度是他的同龄人不能比拟的——当然老郑的儿子小郑也帮了不少忙——90年代开了IP周边专卖店,网站,电子邮件,微博,公众号,一个没落下,所以老郑的生意能红火三十年,那是人家真努力啊!
当互动成了习惯
今天的读者对作家,就像电视观众看演员一样:喜欢某个角色,就去关注这个演员的微博,看看什么时候有新作品、晚饭吃了什么、去哪儿旅游、用什么香水......文学和艺术本来就不分家,作家运用语言的优势,在新媒体的放大效应影响下还可以无限扩大。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影视明星往往只能发个晚餐照片配上“好吃到爆”就完了,而作家随便写个豆腐块文章贴出去——“雅舍谈吃”,深夜报社报得越厉害,涨粉越快。
《三体》三部曲在国内出版之后,一开始并没有爆红,和后来的获雨果奖、出英文版、被奥巴马点赞,还颇有一段时间。然而作者老刘在水木bbs的scifi版长期和版友交流,nzg这个id老网友无人不知。虽然新水木现在用户水平参差不齐和靠term登录那会儿没法比,但是科幻版版友素质还是相当有保障的,在各自生活中都能引领时势,颇有一些意见领袖级别的人物。在这些读者的热心推荐下——口碑相传的基础,还是作品本身素质——一路红到美国。
老刘本人也得以从娘子关电厂,去了面朝大海的深圳担任腾讯顾问,估计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创作,当然,少不了更多和粉丝的交流。作家的产品,从文学作品本身,扩大到了作家的整个生活。
有人说网络让人和人的距离更远了,但看看现在:动动手指,下松花蛋的鸡,就能随时和下金蛋的鸡交流心得体会,所有的鸡都能互相认识,这到底是远了,还是近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