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晚饭有鱼有虾,空调WIFI西瓜,夕阳西下,我就往这一躺”这首打油诗表达出了多少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现代社会中,“懒”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形态,不过这里所说的“懒”并非贬义,而是说本来由人自己动手做的一些事情由工具或者市场来代替完成,由此带来的经济称为“懒人经济”。在去年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中显示,2018年我国为偷懒总共花费了160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70%。
在一定程度上,人越“懒”,社会进步越快,懒得做饭,外卖开始流行;懒得打扫卫生,家政来帮忙;懒得出门送东西,跑腿来实现;不想剥小龙虾,剥虾师来帮你……各种“懒人”服务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衣食无忧。
其实“懒人经济”早在1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不过近三年才真正崛起,更多的人原意为便捷、舒适的生活来付费。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人们的时间观念不仅要求有高效率的工作时间,同时高质量性或体验性的休闲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懒人经济”盛行的原因。
不过为何“懒人经济”十年前就有,但近三年才崛起呢?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大大增强,人们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产品和服务。
与其说“懒人经济”可以使人变懒,不如说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同时这种“懒”也催生出许多便利的发明和新兴的行业。
所以“懒人经济”并非让人们变懒了,而是方便人们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