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万物有生必有死。万物会在宇宙中消失,记忆会在时间中消失,这是所有可感觉事物的性质。死亡就是物体的分解,物质的消散,一切又回归到大自然中。死亡不仅是自然的一种运转,而且是一件有利于自然的事情。
死亡是自然的一种运转,如果有什么人害怕自然的运转,那他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如果人在死后走向了另一个生命,也就不需要担心。如果是走向一个无知无觉的地方,那么也不会再有痛苦,坦然接受就好。
一个企业的死亡,是它对社会最后一次贡献,因为它把资源释放了,可以让社会做更多的事情。同样,一个人的死亡,也是他对世界的最后一次贡献,因为这不仅为社会的后来者腾出一个位置,而且也让那些围绕在垂危的自己身边的家人们得到了解脱。
如果作为个体的人不死,人类就死了。人身体内只有一种细胞有可能不死,那就是癌细胞,但癌细胞如果壮大,整个机体就死了。
可以想象,如果世界上满街都是在秦始皇登基时就出生了的人,后来出生的人可能一点机会都不会有了。在那种情况下,后出生的人也许只有通过发动战争消灭前面的人,才能得到自己的机会。所以,死是一件有利于自然的事情,是非常有道理的。不仅人会死,那些浮名也会有烟消云散的一天,因此不要对它们太在意。
一个人就算能活几千年、几万年,依然要过自己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最长和最短的生命没有什么不一样。一个人是在一百年里,还是在两千年里,或者是在无限的时间里,看到怎样的事物,这对于他个人来说其实是一回事。时间的长短对人来讲其实意义不大,学识、地位、权势也帮不了什么忙。
医圣希波克拉底治愈了许多病人,然而最后自己也是患病而亡。占星家们预告了许多人的死亡,然后命运也把他们攫走。亚历山大、庞培、凯撒频繁地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之后,他们最后也告别了人世。因此,一个人真正拥有的只有现在,最重要的只有珍惜当下。
注重灵魂的生活,把物质的东西,比如财富和地位;以及情感的东西,比如痛苦和快乐,要看淡,甚至看成是虚幻之物。这种追求超脱于人间的生活态度,就是出世。
讲究埋头苦干,履行社会义务,为大众谋幸福。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做法,就是入世的做法。
德性是不要求报酬的,也不希望别人知道,人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行动就是你存在的目的,不要谈论一个高尚的人应当具有什么品质,而是成为这样的人。
“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行为”,看淡生死,成就德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