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63
决气第三十
2/2
原文: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此处“脉脱者”三字,为根据文意补入——译者注),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黄帝问:前面说的气、精、津、液、血、脉,这六种名称的“气”,其各自在人体组分中所占的比重,是太过还是不及?脑髓与骨髓,是不足还是充盛?血与脉,是清净通畅还是粘稠瘀滞?等等这些,该怎样分辨或判断?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
岐伯答道:“精”极度不足者,耳朵会失聪。肾藏精,故精极少则意味着肾极虚(肾功能严重低下),以致藏精量极其不足;肾又开窍于耳,肾极虚则肾经气血不能上溉耳窍,必至耳窍失聪(听觉功能丧失)。
气脱者,目不明;
“气”极度不足者,眼睛会失明。上焦宣发之气极度不足,则全身经脉之气血都将极度缺乏营养,以致各经脉之能量均严重不足。眼目的视觉功能依赖于诸经气血之共同灌溉,若诸经气血均极度缺乏营养(能量),则眼目难以获得足够的能量去发挥视觉功能,体现为双目失明。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津”极度不足者,其皮肤之毛孔之立毛肌松弛无力,以致汗孔不能正常禁闭,使得组织液泄露出皮肤,体现为大汗淋漓、透湿如浴。脾在液为津,即脾主津;脾又主肉,毛孔之立毛肌属皮下组织之肉质部分。脾极虚,则立毛肌功能必定极其低下。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
“液”极度不足者,其骨关节僵硬、难以屈伸;皮肤枯槁无华,脑髓和骨髓都虚竭,小腿酸软,时常耳鸣。肾主骨生髓,肾又主水,故肾极虚则液竭、髓枯、皮槁、关节屈伸不利;肾经路线,起于足底、沿内踝、经小腿、过大腿、入贯脊并有分支挟行任脉左右,故肾极虚则小腿部必定酸软无力;肾开窍于耳,肾极虚则耳窍气血极虚,将令听觉功能失常、频繁耳鸣。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
因血之荣在色,故“血”极度不足者,其皮肤惨白无血色,且枯槁不泽。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肾主骨生髓又主水(血属水液,骨髓造血),故血量不足,其原因复杂,可能涉及肝、脾、肾脏(骨髓)这三者的造血功能低下,也可能涉及心脏的泵血功能低下。
脉脱者(此处“脉脱者”三字,为根据文意补入——译者注),其脉空虚。
“脉”极度衰败者,其脉管空软虚陷。心主血脉(脉搏动力);肺主气(气者,人体中一切无象而有质之存在,即能量、力气),肺又朝百脉(肺为血氧交换之所);肝主筋(筋者,人体中一切弹韧组织);脾主肉(肉者,人体中一切肉质组织);肾主水(水者,人体中一切液体),肾又主骨(骨者,人体中一切起支撑作用的成分,包括肉体中的的骨骼系统、以及细胞的“骨架”——肌蛋白,等等)。
此其候也。
以上,是前述“六气”各自极度亏虚时的证候。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黄帝问:上述的精、气、津、液、血、脉,这六种人体之“气”,它们彼此之间孰为主要?孰为次要?在重要性和主导地位方面,其相互之间的排序如何?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岐伯答道:精、气、津、液、血、脉,这六种人体之“气”,它们各自有其脏器作为其生发来源和常驻居所;这六气按照其各自之五行属性,依五行相生的次序,轮流当旺(盛)或受制(衰),也就是在生理机制的运行中,轮流处于主要(贵)或次要(贱)的地位。但饮食五谷是六气之共同的后天生化来源;又因胃腑为饮食五谷在人体的源头仓库,故胃腑既是汇聚饮食物资的总仓,也是上述六气的化生之源头、储备之大海。
~~~~~~~~~~
老黄历择吉,2024.9.14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62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6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