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5月26日是NLP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阶的执行师课程,不知不觉三个月的课程即将接近尾声,助教团的我们,在5月22日已提前为这一阶段的课程筹备,吸取了第一阶和第二阶很多的不足,也寻找到之前很多学习点,到今天我们带着一份灵活,觉察和相互协调的优点跟平台站在同一个高度,共同定下了目标,用最佳的状态迎接它的到来,彼此感受到那份心,很多助教为了成长而牺牲了很多家庭陪伴的时间,为的就是想在助教的角度和身份收获更多,扩宽更大的视野,这些都是自己的东西,别人无法拿走的内在富足。


课程开始的第一天,老师讲的是位置感知,看到出来示范的学员,因为昨天先生骂儿子顾着玩没有背古诗和做作业的事情,内心对先生有生气的情绪,无法解开,当老师和她用第二身代入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当下的她能理解先生骂儿子的行为,而且燃起一份释然和对先生的愧疚的情绪,当用第三身的角度的时候,学员无法用中正中立的角度去对事件做评价,带有情绪和评判,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延伸有第四身和第五身的原因,当处于情绪状态的时候,是无法对事件有中立的看法,会直接对个人做出评判,这样就失去了对事件和人纯正的看法。也让我进一步理解位置感知真正的精髓所在。并不是交换位置那么简单,而是换位思考后你学习到的是什么?
晚上是学员的笔试考核,没开课前,同学们在学习委员的带领下已经群里互动复习,也有约一起做线下复习,非常认真地准备这场学习报告(笔试),看到照片中专注投入的他们,感觉像回到读书时期,今晚的考核将体现着三个阶段学习的收成验证。




深入了解到位置感知这个技巧,我回顾第一天参加公司助教团会议时和谢导说的相容贯通在一起,当时他写在黄纸上的几个身份位置:自己角度,老师角度,学员角度,总助教角度,其他助教角度,平台角度,同时也回忆起做罗功文老师助教的时候,他说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总指挥。当时的我无法理解如何用这些角度看更多、感受更多。NLP三阶段助教下来,同样地告诉我们原来助教的身份并不是单独在工作范围内,单独的范围只是在第一身自己位置上看课堂,然而作为助教的我们,更多的是懂得用眼睛去看每个不同位置的需求,积极主动及时地提供互助和提醒,同时懂得感受他人的感受,站在学员的位置他们是如何想?老师的位置又能协助到什么?总助教的位置又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助教们又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当有人对平台有疑问时,我们又要如何站在平台的触发点考虑大局?对于第一阶段的我来说,我觉得只要翻译好,和老师同台当下就可以了,纯粹是在第一身出发,第二阶段的我看到了助教团可以有更好的提升,却怕身份错位而不敢提出,直到第二阶段第二天的课后会议的时候,凤珊老师直接地指出我们需要改正的地方,我才如梦初醒,老师的一席话敲醒了我:当初大家选择了加入助教团,肯定是放弃了一些东西,或者做了很多的矛盾和挣扎才来到这里,既然最后的选择是这里,请大家珍惜当助教的每个机会,平台每一刻都是你们的练习场,得到的是你自己的东西,没有人能拿走。”老师这段话,我深刻地印在脑海里,之后的课程里我学习觉察用更多角度去思考,我不单是站在翻译的角度,还站在老师、学员和助教们的角度,看到需要补充的,我提出来和老师、助教一起探讨是否可行,当练习互动的时候,我留意到老师并不是坐那么简单,眼睛是在留意学员们的互动情况,从而让她清晰内容是否让学员明白,而我们助教从每一次练习中,需要去识别学员们和老师提出的练习指引是否清晰,这个过程能很好地把之前的NLP技巧提炼出来,能够强化和确认当时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对自身的帮助特别大,同时如果有学员真的理解不了,需要及时总结出来和老师反应,才能及时地让老师在当下课堂上解决同学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做这个动作,而学员们又无法判断是否已明白,就会给未来很多贯通的知识点造成理解阻碍。



在凤珊老师身上,我学会了责任,她时常说:都可以,但是对于饮食和睡眠,她说有课程时不可以吃辣,不可以应酬,不可以晚睡,还记得第二阶段和她庆祝生日的时候,她许愿说:我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把NLP传播到每个角落,她还说:未来如果成为了讲师、导师,每个人都可以缺席,唯独是自己不能缺席,所以我对身体嗓子会保护得很好,这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责任所在。

在凤珊老师身上,我学会了细心、谨慎,她时刻能站在学员的角度去感受,能关注学员的状况,魅丽演说后的那个晚上,同学们庆祝考试完毕,同时也是娴舒生日,我们集体派对,把娴舒感动得一塌糊涂,她说很久没有过生日,很久没有收到礼物,也就在那晚,对老师的感恩环节,我们手拉手,围着圈,表达了对凤珊老师12天来的付出,我们哭了,老师依然笑颜如花,她说未来只要我们内在清理透彻,整个人都通透了,面对这样的情景,内心会动容,但是却不会那么容易流泪。那晚的我们,放飞了自我,我带着孩子们一起也疯狂,这份真切的美好,永远定格在我心里。





第二天她让我们通知学员们推迟十五分钟上课,她知道前一晚很多学员都比较尽兴,会有部分无法准时上课,当做完时间线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深有感触和体会,他们在相互分享,相互拥抱着,当助教们说把场地归位的时候,她说推迟五分钟,给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去分享刚才的体会。




当做卡士坐标的时候,她看到一位学员情绪被带动出来,精准观察到这份情绪当下无法收起,而练习即将结束,于是她立刻稳定这位学员的情绪,让她平稳下来后继续课程,每个细节都彰显她的多角度思维,不单是一个老师的身份,还是课堂上每一位学员,每一位助教,每位工作人员以及带着平台使命的身份去做每个阶段的课程的身份。更让我体会到助教的身份除了本分职责之外,更多的是创造一份不可能,这份创造思维日常也是非常重要,正是要这份思维才能大胆跳出平日那个框。这也是NLP里面所有技巧的贯通点,带领我们寻找更多的不可能。

在魅丽演说的环节,看到助教们从开始的不懂回应,到慢慢地懂得用上了回应技巧,我内心感到这份成长实在太可贵,看到台上的学员们演说的状态,整个人都散发着光彩,就像脱掉面纱的国王和王妃,重新绽放出自身的魅力,我为他们感到高兴,特别是看到第一位上台的燕芳,前一晚勤奋地练习的她,到那天看到她勇敢地第一位出来演说,演说时自如又不失幽默的她,听着她用很多NLP技巧融入生活中的她,我热泪盈眶,也许是一份对她的投射,当初的我也是一个否定自我的状态,也是站在了魅丽演说后,才开启了我很多的人生之路。



而在那天,因为时间关系,我让红姐从课室一去到课室二,当时她那种失去安全感的神态,我内心特别理解,但是我确信的是,当她能踏出这一步的时候,做到的她人生的突破,就是创造一个自己的不可能,从不可能到可能,这个过程也许是艰难而纠结的,但是最后一刻内在却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是为自己积攒未来击败负面情绪的力量。也许当下部分学员不理解老师的安排,也不理解我当时的行为,但是如果在那一刻他们的不理解能够为红姐带来另一个绽放,这个绽放能影响她一辈子,我宁愿让她们误解下去。




从第一天会前会的时候,我看到助教团为一起定下的方向和目标很努力地去影响着每位学员,用他们的亲和力,觉察力还有灵活性,穿越每天的课堂,相互有默契地交换位置,互动的时候带动学员们能更好做练习,课间也能和每位学员链接,我看到秋萍的创造力,平日很少接触单反的她,给自己换了新角度,拿起重重的单反相机,给大家留下美好回忆;看到娴舒的觉察力,回应的时候如此深入人心,撼动我心房;看到根哥定下smart目标后,从小目标到整体目标,用身心一致的语言,感染着在座每位学员,那种天生拥有的影响力,把我内在的力量提了上来;李婷的坚持不懈,用她的亲和感和学员分享NLP给她带来的收获,直到课堂结束依然用“如何做”来和学员们做链接;小结灵活地用她独立的思维方式融入很多NLP技巧带动组员积极性,感染着他们的组员;伶芳用录像的角度,突破了惯有的思维模式,启动了一份觉察力和创造力,拍下学员分享让人动容的时刻,分享给学员的另一半,让彼此有爱的流动,正是这个动作,让她领悟到分享和传播的喜悦;这段时间看到和感受到班主任喻娟内在抗压力不断提升,在这份压力的推动下,也许让她有着过去十几年生活中从未有过的深刻体验,也许这三个月是帮她开启创造力的一课,同时也是让她快速成长的一课。记得她说过:在女人慧平台这一年的学习中,是她这十几年研究生毕业后,每天对着瓶瓶罐罐的工作所学习到的要多。而我从助教们身上看到那份smart目标后的执着,我反思自身的内在,这正是我需要提升的部分,我知道自己害怕目标,也知道内在缺少一份对目标的执着。原来这部分不单是为平台而行动,还是一次让自己练习如何设立目标后前进的练习场,我体会到只要用心分享,用内在的真诚感受做到身心一致的分享,就能跟对方链接,就能让对方感受到,无论对方选择与否,对方否定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他当下认为最好的选择,我只是做一个梳理工,为对方梳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学习目标的一个同行者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