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在医院实习的两个月后,我决定参加考研,但是在综合考虑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当地的一所医科类大学,因为我想着如何一次上岸的概率。于是,就开始了报班到复试结束上达一年半的复试知旅。
2022年4月上旬,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在学校的拟录取名单上了。我以为我会很开心,因为我看网上说研究生最快乐的就是就是得知自己拟录取的时候,我寻思着我连这一刻的高光时刻都不曾有,接下来怎么度过未来的三年?复试一塌糊涂的沮丧、科研论文的无所适从以及未来就业难题一直困扰着我。
我难过的是自己明明复试已经准备了那么久,但复试的时候依旧磕磕巴巴,自己拿手的英语在碰到第一专业词汇的时候就宣告着失败的结局,专业课没能幸免也答得一塌糊涂。等到出复试成绩的时候,专业倒数更是印证了自己的表现,当然我就与一志愿的导师有缘无分了。虽然大家都安慰我,研究生考试能考上就是成功,但是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和高手狭路相逢是败者。我甚至对自己的本科表现很是生气,失望于自己本科的躺平状态,气恼于自己猜的题与老师的题目风马牛不及。
另外就是我发现身边的人都上岸了,各个都是名校上岸特别优秀,在祝福的同时我有时候会在想,是不是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或许我可以再坚持一下选个一个好的学校。还有看着论文文献,我看着晦涩难懂的研究方法,我在想未来的我是否有能力找到我研究领域的创意,并能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最近看到安徽一27岁的宝妈求职因年纪太大而被拒绝,说实话看到这个真的很焦虑自己的未来,社会对学历的要求增加,大家疯狂卷学历,26岁硕士毕业出来比比皆是。然而本应风华正茂的年纪,职场HR却说你宝刀已老,你说气人不气人。女性求职的路上遇到的问题真的很多,到了适婚年龄没有结婚的、结婚未育的,只有一个小孩的,这些都是在求职的时候HR抛出的难题。这一刻,我深刻的认识到曾经我的老师老师告诉我这个社会给女性的学习的机会太少了。
这些问题一直围绕在脑子里,我在思索怎么解决。反正人生就是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度过的。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豁然开朗,虽然我复试的时候表现差劲,但是我确实是452万考研人中的幸存者,我成功上岸了。即使过程有遗憾,但我整个过程一直很努力了,月都有阴晴圆缺。如果我没有得到那只能说明这个东西暂时不属于我,或者虽然我很优秀了但是我依旧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且整个过程我也有学到东西,就是我明白了自己存在不足的地方,下一次我争取做到更好。
关于择校的问题,成年人都是很功利的,每做一次思考都会想着这个决策能不能效果最大化。我毕业那年没有选好学校所以没有参加考试,我是毕业后一年才加入考研的大军的,虽然我也有梦中情校,但是我已经错过了一年并不能,我要珍惜时间成本,所以我选择了一所自己能力够的着的学校。因为我不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压力,最后我还想和自己说虽然我看着人家似乎轻而易举地拿到名校的入学门槛,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人家必定是付出了很多才能拿到这个成绩的。并且我似乎只看到了身边人上岸,没有看到有人被刷,所以对过程的激烈程度有点不以为然。
有喜有悲,有舍有得,知足常乐!
网友评论